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绪论 | 第7-14页 |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7-8页 |
·选题背景 | 第7-8页 |
·我国高校辅导员现状 | 第7页 |
·辅导员职业倦怠现象及危害 | 第7-8页 |
·研究意义 | 第8页 |
·本文相关概念界定 | 第8-11页 |
·高校辅导员 | 第8-9页 |
·职业倦怠 | 第9-11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1页 |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1-12页 |
·本文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文献资料法 | 第12页 |
·问卷调查法 | 第12页 |
·访谈法 | 第12-13页 |
·创新与不足 | 第13-14页 |
2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状况调查情况及表现 | 第14-22页 |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状况调查情况 | 第14-19页 |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问卷调查结果简要分析 | 第19-22页 |
·辅导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第19页 |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表现 | 第19-22页 |
·情绪衰竭 | 第19-20页 |
·去个性化 | 第20页 |
·个人成就感低 | 第20-22页 |
3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原因 | 第22-28页 |
·工作压力大 | 第22-24页 |
·工作负荷大带来的压力 | 第23页 |
·工作难度大带来的压力 | 第23-24页 |
·社会期望与职业认可和社会评价不对等 | 第24-25页 |
·缺乏系统的职业培训和有效的激励措施,自我价值实现受阻 | 第25-26页 |
·辅导员个体自身特征原因 | 第26-28页 |
4 解决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对策 | 第28-35页 |
·明确工作职责,减轻工作压力 | 第28-29页 |
·提升辅导员的职业声望,树立辅导员的自我认同感和社会认可度 | 第29-30页 |
·完善辅导员的培养、考核和激励制度 | 第30-31页 |
·注重辅导员自身调节,提高辅导员自身综合素质 | 第31-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8页 |
附录 | 第38-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作者简介 | 第42-43页 |
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一览表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