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下非重复性交通拥堵传播规律与控制策略研究
| 致谢 | 第1-6页 |
|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12页 |
| 1 绪论 | 第12-28页 |
| ·论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2-15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4页 |
| ·动态交通分配问题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 ·交通拥堵传播规律的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 ·交通拥堵管理与控制策略的研究现状 | 第21-24页 |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 | 第24-28页 |
| 2 元胞传输模型及交通拥堵评价指标概述 | 第28-44页 |
| ·元胞传输模型综述 | 第28-30页 |
| ·元胞传输模型原理 | 第30-35页 |
| ·CTM的路段模型 | 第31-33页 |
| ·CTM的节点模型 | 第33-34页 |
| ·路段及路径走行时间计算方法 | 第34-35页 |
| ·交通拥堵的评价指标 | 第35-38页 |
| ·拥堵规模 | 第36页 |
| ·拥堵延误 | 第36-37页 |
| ·系统总阻抗 | 第37页 |
| ·平均瞬时速度 | 第37页 |
| ·平均行程速度 | 第37-38页 |
| ·仿真算例 | 第38-42页 |
| ·重庆市国道G75实例 | 第38-39页 |
| ·结果分析 | 第39-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 3 网络非重复性交通拥堵传播影响因素研究 | 第44-58页 |
| ·引言 | 第45-46页 |
| ·影响因素 | 第46-47页 |
| ·基本假设 | 第47页 |
| ·事件模型 | 第47-48页 |
| ·仿真模拟 | 第48-56页 |
| ·仿真参数的确定 | 第48-49页 |
| ·仿真结果 | 第49-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 4 实时交通信息对非重复性拥堵时空分布影响分析 | 第58-80页 |
| ·实时交通信息模型 | 第58-66页 |
| ·模型假设 | 第58-59页 |
| ·出行者动态路径选择模型 | 第59-62页 |
| ·求解方法 | 第62-66页 |
| ·算例分析 | 第66-78页 |
|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 5 非重复性交通拥堵下区域禁行策略研究 | 第80-100页 |
| ·引言 | 第80-82页 |
| ·割集概述 | 第82-85页 |
| ·基于割集的区域禁行设计 | 第85-97页 |
| ·事件区域割集 | 第86-87页 |
| ·出行者行为假设 | 第87-89页 |
| ·车辆禁行优化问题 | 第89-90页 |
| ·求解方法 | 第90-92页 |
| ·参数设置 | 第92-93页 |
| ·结果分析 | 第93-97页 |
| ·本章小结 | 第97-100页 |
| 6 事件黑点区域可变信息板选址问题研究 | 第100-110页 |
| ·引言 | 第100-101页 |
| ·VMS分流机制 | 第101-103页 |
| ·VMS选址模型 | 第103-104页 |
| ·求解方法 | 第104-105页 |
| ·算例分析 | 第105-109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9-110页 |
| 7 结论与展望 | 第110-114页 |
| ·研究总结 | 第110-111页 |
| ·研究工作展望 | 第111-114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4-126页 |
| 作者简历 | 第126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126页 |
| 主持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126-130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