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13页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7-9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7-8页 |
(二) 选题意义 | 第8-9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页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2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第一章 青年农民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 第13-25页 |
一、当前青年农民工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 第14-18页 |
(一) 青年农民工心理问题的表现 | 第14-17页 |
(二) 青年农民工心理问题的成因 | 第17-18页 |
二、加强青年农民工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 第18-22页 |
(一) 加强青年农民工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应有之义 | 第18-19页 |
(二) 加强青年农民工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中国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 第19-21页 |
(三) 加强青年农民工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青年农民工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 第21-22页 |
三、心理健康教育是青年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 第22-25页 |
(一) 心理健康教育是青年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 | 第22-23页 |
(二) 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了青年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预见性 | 第23页 |
(三) 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了青年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当前青年农民工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 第25-32页 |
一、当前青年农民工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 第25-28页 |
(一) 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滞后 | 第25-26页 |
(二) 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缺失 | 第26-27页 |
(三) 心理健康教育对象受限 | 第27页 |
(四) 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缺乏 | 第27-28页 |
二、当前中国青年农民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8-32页 |
(一) 传统思想观念和教育理念的影响 | 第29-30页 |
(二) “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影响 | 第30页 |
(三) 青年农民工享有的不公平教育 | 第30-32页 |
第三章 构建青年农民工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 第32-47页 |
一、构建社会、社区、企业三位一体的适合青年农民工心理健康需要的机制体系 | 第32-36页 |
(一) 社会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 第32-33页 |
(二) 社区发挥组织管理作用 | 第33-34页 |
(三) 企业切实落实心理健康教育 | 第34-36页 |
二、建立符合青年农民工心理发展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体系 | 第36-41页 |
(一) 健康人格教育 | 第36-38页 |
(二) 环境适应教育 | 第38-40页 |
(三) 挫折教育 | 第40-41页 |
三、探索适合青年农民工心理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与途径 | 第41-47页 |
(一) 青年农民工的心理特点 | 第41-42页 |
(二) 青年农民工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 | 第42-43页 |
(三) 青年农民工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 第43-44页 |
(四) 青年农民工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 第44-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