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9页 |
绪论 | 第9-14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一)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0页 |
(二)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0-12页 |
三、 研究目的、意义 | 第12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一) 文献研究法 | 第12页 |
(二) 个案研究法 | 第12页 |
(三) 调查研究法 | 第12-13页 |
(四) 行动研究法 | 第13-14页 |
第一章 行动导向教学综述 | 第14-19页 |
一、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4-15页 |
(一) 德国“双元制” | 第14页 |
(二) 行动导向 | 第14页 |
(三) 行动导向教学 | 第14-15页 |
(四) 学习领域 | 第15页 |
(五) 关键能力 | 第15页 |
二、 行动导向教学的理论基础 | 第15-17页 |
(一) 建构主义理论 | 第15-16页 |
(二) 多元智能理论 | 第16页 |
(三) 活动教学理论 | 第16-17页 |
三、 行动导向教学的基本原则 | 第17页 |
(一) 能力本位原则 | 第17页 |
(二) 自主活动原则 | 第17页 |
(三) 领域学习原则 | 第17页 |
四、 行动导向教学的主要方法 | 第17-19页 |
(一) 项目教学法 | 第17页 |
(二) 案例教学法 | 第17-18页 |
(三) 模拟教学法 | 第18页 |
(四) 角色扮演法 | 第18页 |
(五) 引导课文教学法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石家庄市第三职业中专学校行动导向教学改革实施情况 | 第19-40页 |
一、 开展行动导向教学改革的背景 | 第19-21页 |
二、 开展行动导向教学改革的前期准备 | 第21-22页 |
(一) 削弱学科色彩,强化专业部管理 | 第21页 |
(二) 企业调研,专家指导,明确培养目标 | 第21-22页 |
(三) 加强教师团队建设 | 第22页 |
三、 行动导向教学改革实施过程 | 第22-36页 |
(一) 加强教学资源建设,整合课程与教材 | 第22-24页 |
(二) 以过程为导向,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 第24-31页 |
(三) 学做一体,探索行动导向教学新模式 | 第31-32页 |
(四) 建立和完善多元教学评价体系 | 第32-36页 |
四、 行动导向教学改革取得的成效 | 第36-40页 |
(一) “教”与“学”状况显著改善,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 第36-37页 |
(二) 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显著提高 | 第37-38页 |
(三) 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 第38-39页 |
(四) 形成了品牌专业,学校声誉不断提升 | 第39-40页 |
第三章 对行动导向教学改革的反思 | 第40-43页 |
一、 改革取得成效的原因 | 第40-41页 |
(一) 健全管理机制 | 第40页 |
(二) 开发共同愿景 | 第40页 |
(三) 建立学习共同体 | 第40-41页 |
(四) 倡导教学反思 | 第41页 |
(五) 不急不躁,循序渐进 | 第41页 |
二、 行动导向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 第41-43页 |
(一) 资源配置不足及应对策略 | 第41-42页 |
(二) 师资短板问题及应对策略 | 第42页 |
(三) 企业参与度低及应对策略 | 第42-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后记 | 第46-4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