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21页 |
·论文研究背景 | 第8-9页 |
·论文研究对象 | 第9-15页 |
·视知觉理论 | 第9-12页 |
·地铁站点空间导识系统理论 | 第12-15页 |
·论文研究方法 | 第15-18页 |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论文结构框架 | 第18-21页 |
第2章 导识系统中的视知觉基础理论 | 第21-61页 |
·视知觉的研究现状 | 第21-24页 |
·国外研究概况 | 第21-2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国内外视知觉理论研究的对比 | 第23-24页 |
·视知觉的相关理论研究 | 第24-31页 |
·格式塔心理学 | 第24-27页 |
·认知心理学 | 第27-28页 |
·环境心理学 | 第28-29页 |
·视觉传达设计 | 第29-30页 |
·经验理论 | 第30-31页 |
·城市地铁站点空间导识系统概述 | 第31-36页 |
·系统构成 | 第31-34页 |
·功能解析 | 第34-35页 |
·心理解析 | 第35-36页 |
·导识系统设计的视知觉影响因素探讨 | 第36-60页 |
·图底 | 第36-37页 |
·构图 | 第37-53页 |
·色彩 | 第53-55页 |
·光环境 | 第55-56页 |
·艺术与人文情感 | 第56-59页 |
·动态因素 | 第59-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3章 导识系统设计中的视知觉实态调研 | 第61-82页 |
·调研对象与调研方法介绍 | 第61-62页 |
·调研对象 | 第61-62页 |
·调研方法 | 第62页 |
·北京地铁站点空间导识系统的视知觉调研 | 第62-64页 |
·调研问卷的设计 | 第62-63页 |
·调研实施过程 | 第63-64页 |
·调研结果与分析报告 | 第64-79页 |
·调研背景 | 第64-68页 |
·导识系统视觉反应分析 | 第68-78页 |
·影响视知觉性能的其他因素 | 第78-79页 |
·地铁站点空间导识系统中视知觉方面的主要问题 | 第79-81页 |
·功能方面 | 第79-80页 |
·心理方面 | 第80页 |
·情感方面 | 第80-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4章 导识系统中的视知觉设计探讨 | 第82-117页 |
·基于视知觉策略的地铁站点空间导识系统设计原则 | 第82-87页 |
·通用设计原则 | 第82-83页 |
·特殊设计原则 | 第83-85页 |
·设计方法与流程 | 第85-87页 |
·基于视知觉策略的地铁站点空间导识系统设计实例 | 第87-115页 |
·地铁 8 号线霍营站总体分析 | 第87页 |
·地铁 8 号线霍营站导识系统位置分布规划 | 第87-89页 |
·地铁 8 号线霍营站导识系统的视知觉表达 | 第89-115页 |
·城市地铁站点空间导识系统中视知觉设计的改进策略探讨 | 第115-116页 |
·本章小结 | 第116-117页 |
第5章 结束语 | 第117-120页 |
·城市地铁站点空间导识系统中视知觉设计的原则建议 | 第117-118页 |
·城市地铁站点空间导识系统中视知觉设计的未来展望 | 第118-120页 |
附录一 作者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20-121页 |
附录二 调查问卷 | 第121-123页 |
参考目录 | 第123-125页 |
图目录 | 第125-127页 |
表目录 | 第127-128页 |
致谢 | 第1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