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7页 |
第一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3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第13-17页 |
一、指导原则 | 第13-14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三、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四、语料来源 | 第16-17页 |
第三节 研究范围的界定 | 第17-27页 |
一、对汉语形容词、名词以及形修名结构的界定 | 第17-20页 |
二、对英语形容词和名词以及形修名结构的界定 | 第20-27页 |
第二章 汉英形修名结构研究综述 | 第27-46页 |
第一节 汉语形修名结构研究综述 | 第27-40页 |
一、形修名结构中"的"字隐现规律及其语法功能研究 | 第27-30页 |
二、名词前多个形容词的顺序研究 | 第30-33页 |
三、形容词和名词的语义搭配研究 | 第33-37页 |
四、汉语形修名结构中形容词的语法功能研究 | 第37-40页 |
第二节 英语形修名结构研究综述 | 第40-44页 |
一、形修名组合是复合词还是短语之争 | 第40-42页 |
二、有关形容词修饰名词的消歧研究 | 第42页 |
三、对形容词修饰名词的认知解释研究 | 第42-43页 |
四、有关英语形修名结构中形容词语法功能的传统观点 | 第43-44页 |
第三节 汉英形修名结构的对比研究综述 | 第44-46页 |
第三章 汉英形容词名词对比 | 第46-71页 |
第一节 汉英形容词对比 | 第46-62页 |
一、语义特征对比 | 第47页 |
二、结构形式对比 | 第47-52页 |
三、变化对比 | 第52-54页 |
四、比较方式对比 | 第54页 |
五、语法功能对比 | 第54-61页 |
本节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二节 汉英名词对比 | 第62-71页 |
一、特点对比 | 第62-67页 |
二、语法功能对比 | 第67-71页 |
第四章 汉英形修名结构的语序对比 | 第71-98页 |
第一节 汉英形修名结构的语序共同点 | 第71-72页 |
第二节 汉英形修名结构的语序不同点 | 第72-87页 |
一、汉语的形容词修饰语只能前置 | 第72-73页 |
二、英语的形容词修饰语可前可后 | 第73-82页 |
三、英语形容词修饰语的前置和后置两可现象 | 第82-86页 |
四、汉英形修名结构后置修饰语对比 | 第86-87页 |
第三节 英汉形修名结构互译的两种方法 | 第87-97页 |
一、英—汉形修名结构的对译 | 第88-89页 |
二、英—汉形名结构的转译 | 第89-96页 |
三、汉—英形修名结构的转译 | 第96-97页 |
本节小结 | 第97-98页 |
第五章 汉英形修名结构连接标记对比 | 第98-125页 |
第一节 汉语形修名结构的连接标记 | 第98-114页 |
一、不能加"的"的形修名结构 | 第99-103页 |
二、必须加"的"的形修名结构 | 第103-109页 |
三、可加可不加"的"的形修名结构 | 第109-114页 |
第二节 "的"字隐现的规律 | 第114-121页 |
一、不能加"的"的原因 | 第114-117页 |
二、必须加"的"的原因 | 第117-119页 |
三、可加可不加"的"的原因 | 第119-120页 |
本节小结 | 第120-121页 |
第三节 英语母语人学习汉语形修名连接标记时的难点和偏误 | 第121-125页 |
一、单层定语中"的"的缺失偏误 | 第122页 |
二、多层定语中"的"的冗余偏误 | 第122-123页 |
三、多重定语的错序 | 第123-125页 |
第六章 汉英形修名结构的句法功能对比 | 第125-156页 |
第一节 汉英形修名结构句法功能的共同点 | 第125-134页 |
一、作主语 | 第125-126页 |
二、作宾语 | 第126-128页 |
三、作定语 | 第128-129页 |
四、作状语 | 第129-134页 |
第二节 汉英形修名结构句法功能的不同点 | 第134-141页 |
一、汉有英无的句法功能 | 第134-139页 |
二、英有汉无的句法功能 | 第139-141页 |
第三节 汉英形修名结构在句法功能上的类型学共性 | 第141-156页 |
一、整体性 | 第142-148页 |
二、描写性 | 第148-149页 |
三、对称性 | 第149-156页 |
第七章 汉英多项定语对比 | 第156-183页 |
第一节 汉英多项定语的类别对比 | 第156-160页 |
一、语法意义的分类对比 | 第156-157页 |
二、语义属性(词汇意义)的分类对比 | 第157-158页 |
三、结构关系的分类对比 | 第158-160页 |
第二节 多项定语的语序对比 | 第160-167页 |
一、宏观对比 | 第160-163页 |
二、微观对比 | 第163-166页 |
三、排序的理据 | 第166-167页 |
第三节 多项形容词定语的语序对比 | 第167-179页 |
一、相同点 | 第168-170页 |
二、不同点 | 第170-174页 |
三、排序的理据 | 第174-179页 |
第四节 汉英语多项定语的互译 | 第179-183页 |
一、汉英修饰语扩展规律指导下的互译方法 | 第179-180页 |
二、汉英多项定语排序规则指导下的互译方法 | 第180-183页 |
第八章 汉英形容词和名词的选择与搭配对比 | 第183-201页 |
第一节 汉英形名搭配习惯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 第183-196页 |
一、相同点 | 第183-185页 |
二、不同点 | 第185-196页 |
第二节 汉英形容词定语的语义指向对比 | 第196-201页 |
一、形容词定语在句中的语义顺向情况 | 第196-197页 |
二、形容词定语在句中的语义逆向情况 | 第197页 |
三、形容词定语的语义指向多种句法成分 | 第197-201页 |
结语 | 第201-205页 |
一、汉英形容词修饰语语序的类型学特征 | 第201-202页 |
二、汉英形容词定语连接标记的类型学特征 | 第202-203页 |
三、汉英多项前置修饰语排列次序的类型学特征 | 第203-205页 |
参考文献 | 第205-21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216-2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