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1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小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性 | 第9页 |
·小学英语教学的任务和目标决定了小学英语教学的特点。即以日常英语为主要内容,以口语教学为主要方式 | 第9-10页 |
·论文框架 | 第10-11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名词释义 | 第11-12页 |
·探究型课堂 | 第11页 |
·合作学习 | 第11-12页 |
·课堂教学发展的主要模式 | 第12-14页 |
·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 第12-13页 |
·自主探究、合作讨论的课堂教学模式 | 第13-14页 |
·国内“探究型课堂”教学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第三章 “探究型课堂”教学的建构 | 第15-22页 |
·“探究型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 | 第15-17页 |
·以培养科学素养为目的 | 第15页 |
·既重结果,又重过程 | 第15页 |
·重应用 | 第15-16页 |
·重视全体参与 | 第16页 |
·以学生为中心 | 第16页 |
·探究教学有有意义 | 第16-17页 |
·构建“探究型课堂”教学的途径 | 第17-19页 |
·创设问题情境 | 第17页 |
·营造融洽的课堂气氛 | 第17页 |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 第17-18页 |
·创设良好的探究环境 | 第18页 |
·倡导激励性评价 | 第18-19页 |
·“探究型课堂”教学的理想目标 | 第19-22页 |
·变革课堂的形态,让生活走进课堂 | 第19-20页 |
·变革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让知识成为学生发展的载体 | 第20页 |
·变革教师的教学行为,使教师成为创新发展的引导者 | 第20-22页 |
第四章 “探究型课堂”教学实践与分析 | 第22-48页 |
·基本情况 | 第22-24页 |
·学校英语教学现状 | 第22页 |
·可能存在的问题 | 第22-24页 |
·研究方法 | 第24-38页 |
·研究对象 | 第24-25页 |
·研究工具 | 第25-26页 |
·研究目的 | 第26-32页 |
·研究方法与步骤 | 第32-38页 |
·研究结果 | 第38-48页 |
·相关数据的收集 | 第38页 |
·数据分析 | 第38-48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8-51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英语教师个人素质有了全面的提高 | 第48页 |
·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有效地提高 | 第48页 |
·让生活走进了课堂,让课堂融入了生活 | 第48-49页 |
·启示 | 第49页 |
·不足与建议 | 第49-51页 |
·英语课堂教学,应正确把握知识的“度” | 第49-50页 |
·英语课堂教学,应强调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附录 | 第53-78页 |
1. 英语“探究性课堂”教学实验班问卷调查表 | 第53-54页 |
2. 吴江市的英语观摩课课堂实录 | 第54-56页 |
3. 吴江市的英语观摩课课件 | 第56-59页 |
4. 英语“探究性课堂”教学实验班问卷调查表(实验前) | 第59页 |
5. 英语“探究性课堂”教学实验班问卷调查表(实验后) | 第59-60页 |
6. 实验班学生在“探究型课堂”教学实验前、后英语学习态度的对比 | 第60页 |
7. 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合作意识、合作能力的对比 | 第60页 |
8. 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课堂参与情况的对比 | 第60-61页 |
9. 学生在家英语学习习惯评价表 | 第61-62页 |
10. 学生在校英语学习目标评价表 | 第62-63页 |
11.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牛津小学英语5A期中测试卷 | 第63-68页 |
12. 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牛津小学英语5B期末测试卷 | 第68-72页 |
13. 实验前学生成绩检测,采用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牛津小学英语5A期中测试卷,成绩汇总及得分率 | 第72页 |
14. 实验后学生成绩检侧,采用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牛津小学英语5B期末测试卷,成绩汇总及得分率 | 第72-73页 |
15. 实验前,两班测试成绩等第分析 | 第73页 |
16. 实验后,两班测试成绩等第分析 | 第73页 |
17. 我校第四届英语节活动方案 | 第73-75页 |
英语童话剧《白雪公主》 | 第75-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Acknowledgements | 第79-80页 |
详细摘要 | 第80-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