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系统论文--自动控制、自动控制系统论文

动感平台控制系统的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1页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提出第7-8页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第7-8页
     ·课题的提出第8页
   ·控制方案的选取第8-9页
   ·本人在该项目中所做的工作第9-11页
第二章 动感平台系统的建立第11-15页
   ·动感平台系统的需求第11页
     ·系统任务第11页
     ·系统的要求第11页
   ·总体方案的设计第11-15页
     ·系统组成第11-13页
     ·控制系统的各部分原理及作用第13-15页
第三章 系统建模第15-25页
   ·理论建模第15-20页
     ·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电流解耦数学模型分析第15-18页
     ·系统电流环传递函数分析第18-19页
     ·系统速度环及位置环的数学模型分析第19-20页
   ·实验法建模第20-25页
     ·时域法确定数学模型的原理第20-21页
     ·实验过程第21-22页
     ·实验结果分析第22-25页
第四章 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分析第25-51页
   ·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第25-27页
   ·常规PID 控制器的设计和分析第27-33页
     ·PID 控制的基本原理第27-28页
     ·数字PID 的控制算法第28-30页
     ·数字PID 控制器采样周期的选择第30-31页
     ·PID 参数整定的方法第31-33页
   ·模糊自适应PID 控制器的设计和分析第33-39页
   ·控制系统的计算机仿真第39-51页
     ·MATLAB/SIMULINK 主要特点第40-41页
     ·模糊自适应PID 控制系统仿真第41-51页
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第51-67页
   ·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第51-59页
     ·系统的硬件组成第51页
     ·数字控制器第51-57页
     ·D/A 转换器第57-58页
     ·交流伺服驱动器第58-59页
     ·永磁同步电动机第59页
   ·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第59-65页
     ·软件设计概述第59-60页
     ·主程序第60-61页
     ·软件定时器中断程序第61-62页
     ·模糊自适应PID 算法控制程序第62-63页
     ·串行通信程序第63-65页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65-67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7-69页
   ·结论第67-68页
   ·展望第68-69页
附录第69-73页
 图一 CPU 模板S81196A 的实物图第69-70页
 图二脉冲计数模板S81194 的实物图第70-71页
 图三四通全数字交流伺服驱动器的实物图第71-72页
 图四 D/A 转换器OPT923 的实物图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5页
致谢第75-76页
个人简介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五年制小学教育师范专科生历史认识现状调查--以河套大学师范部为例
下一篇:劳动力资源在全要素生产率中的贡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