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年)论文--清后期(1840~1911年)论文

民族主义与晚清的中国认同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2页
导言第12-19页
 1."中国"是谁?第12-15页
 2.nationalism与"民族主义"第15-16页
 3.理论、认同与政治合法性第16-19页
第一章 清王朝的政治合法性与"中国"认同问题第19-39页
 第一节 两种中国认同与清王朝政治合法性的建立第19-30页
  1.古代的中国认同(一):夷夏之辨第19-26页
  2.古代的中国认同(二):礼仪中国第26-30页
 第二节 晚清民族主义的兴起与王朝政治合法性危机第30-39页
  1.作为一种政治合法性理论的民族主义第30-35页
  2.晚清民族主义的兴起第35-39页
第二章 作为民族国家的中国:民族主义第39-53页
 第一节 夷夏之辨与章太炎的民族主义思想第39-47页
  1.夷夏之辨的观念与历史记忆的复活第39-44页
  2.民族主义理论与章太炎对中华国家的构想第44-47页
 第二节 孙中山的民族建国主义第47-53页
  1.符号的力量:民族成为主义第47-50页
  2.民族主义与革命第50-53页
第三章 作为国民国家的中国:国家主义第53-66页
 第一节 康有为以文化为认同依据的中国观念第53-55页
 第二节 梁启超的国家主义思想第55-66页
  1.立场游移的前期民族主义宣传第55-59页
  2.思想转向:来自伯伦知理的影响第59-62页
  3."大民族主义"修辞:国民国家主义第62-66页
余论 现代中国认同的初步形成:中华民国的建立第66-69页
致谢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结合质量指数的顾客满意度指数测评方法研究
下一篇:甲酸配合物和螺噁嗪类化合物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