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7-16页 |
·配位化学研究进展 | 第7-9页 |
·配位化合物 | 第7-8页 |
·配位化学在我国的进展 | 第8-9页 |
·甲酸配合物的研究 | 第9-15页 |
·甲酸配体的配位方式和配位特点 | 第9-10页 |
·甲酸配合物的历史研究 | 第10-12页 |
·甲酸配合物的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选题依据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甲酸配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质 | 第16-31页 |
·配合物[Cu(phen)_2HCOO]BF_4(1)的合成、结构与性质 | 第16-23页 |
·配合物(1)的合成 | 第16页 |
·配合物(1)的晶体结构 | 第16-21页 |
·配合物(1)的性质 | 第21-23页 |
·配合物的红外谱图 | 第21-22页 |
·配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 | 第22-23页 |
·配合物[Cu_2(phen)_2(COOH)_2(OH)_2][Cu_2(phen)_2(H_20)_2(OH)_2]·(COOH)_2·10H_20 (2) 的成、结构与性质 | 第23-31页 |
·配合物(2)的合成 | 第23页 |
·配合物(2)的晶体结构 | 第23-29页 |
·配合物(2)的性质 | 第29-31页 |
·配合物的红外谱图 | 第29-30页 |
·配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 | 第30-31页 |
第三章 螺噁嗪衍生物的光致变色性质研究 | 第31-43页 |
·光致变色材料的研究 | 第31-33页 |
·光致变色机理及研究方法 | 第31-32页 |
·光致变色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32-33页 |
·螺噁嗪化合物的合成路线与步骤 | 第33-34页 |
·螺噁嗪化合物的光致变色性质测试 | 第34-43页 |
·实验部分 | 第3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4-41页 |
·化合物紫外吸收峰值随时间变化而不断变化的数值 | 第34-36页 |
·化合物光致变色过程中的紫外吸收曲线 | 第36页 |
·化合物退色速率曲线的比较 | 第36-41页 |
·不同物质在同种溶剂中的退色速率曲线比较 | 第36-39页 |
·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退色速率曲线比较 | 第39-41页 |
·小结 | 第41-43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48-49页 |
附录:仪器和测试方法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