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引言 | 第1-16页 |
| (一) 选题缘由 | 第8-10页 |
| 1. 少数民族学生学习不适应现象严重 | 第8页 |
| 2. 大学新生阶段学习适应与否具有重要意义 | 第8-9页 |
| 3. 完成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学习适应问题研究的可行性 | 第9-10页 |
| (二) 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 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三) 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12-14页 |
| 1. 适应 | 第12-13页 |
| 2. 学习适应 | 第13页 |
| 3. 少数民族大学新生 | 第13页 |
| 4. 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学习适应问题 | 第13-14页 |
| (四)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4-16页 |
| 1.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 2.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 3.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 二、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学习适应的现状与问题 | 第16-24页 |
| (一) 少数民族大学新生背景概述 | 第16-18页 |
| 1. 来自相对落后的民族地区 | 第16页 |
| 2. 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相对薄弱 | 第16-17页 |
| 3. 特殊的少数民族家庭环境 | 第17页 |
| 4. 少数民族语言文化背景 | 第17页 |
| 5. 特殊的民族学生心理特点 | 第17-18页 |
| (二) 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学习适应现状 | 第18-22页 |
| (三) 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学习适应的问题 | 第22-24页 |
| 三、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学习适应问题的归因 | 第24-31页 |
| (一) 地区经济因素的制约 | 第24页 |
| (二) 民族教育因素的影响 | 第24-25页 |
| (三) 民族文化因素的影响 | 第25-31页 |
| 1. 文化冲突引起的适应问题 | 第26-27页 |
| 2. 文化背景对个体智力的影响 | 第27-28页 |
| 3. 文化背景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 | 第28-31页 |
| 四、提高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学习适应能力的对策 | 第31-39页 |
| (一) 理论基础 | 第31-32页 |
| 1. 文化资本理论 | 第31页 |
| 2. 非连续性教育理论 | 第31-32页 |
| (二) 基本原则 | 第32-33页 |
| 1. 尊重民族文化差异的原则 | 第32页 |
| 2. 基于学生,为了学生,为了学校的原则 | 第32-33页 |
| (三) 实践策略 | 第33-39页 |
| 1. 学校层面的策略 | 第33-35页 |
| 2. 教师层面的策略 | 第35-36页 |
| 3. 学生层面的策略 | 第36-39页 |
| 五、结语 | 第39-40页 |
| (一) 基本结论 | 第39页 |
| (二) 存在的问题 | 第39-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40-44页 |
| 附录 | 第44-46页 |
| 后记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