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 论 | 第1-23页 |
·选题背景 | 第11-14页 |
·淀粉的用途 | 第11页 |
·玉米是制造淀粉的重要原料之一 | 第11-12页 |
·淀粉加工在玉米加工中的地位 | 第12-13页 |
·淀粉工业的现状和特点 | 第13页 |
·浸泡工艺的现状 | 第13-14页 |
·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目的 | 第14-15页 |
·意义 | 第15页 |
·浸泡过程的概述 | 第15-20页 |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分析 | 第20-21页 |
·国内 | 第20页 |
·国外 | 第20-21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第2章 玉米籽粒浸泡过程传质理论研究 | 第23-33页 |
·概述 | 第23页 |
·多孔介质水分传递方法分析 | 第23-27页 |
·拉格朗日方法 | 第23-27页 |
·欧拉方法 | 第27页 |
·基于水势的玉米浸泡水分传递理论的研究 | 第27-31页 |
·基本概念 | 第27-30页 |
·基于水势的玉米浸泡过程水分传递的分析 | 第30-31页 |
·小结 | 第31-33页 |
第3章 玉米籽粒浸泡过程的动力学分析及模型的建立 | 第33-55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33-34页 |
·试验材料 | 第33页 |
·试验方法 | 第33页 |
·试验设计 | 第33页 |
·数据分析方法 | 第33-34页 |
·温度和 SO_2对玉米籽粒水分吸收的影响 | 第34-37页 |
·温度对玉米籽粒水分吸收的影响 | 第34-35页 |
·SO_2对玉米籽粒水分吸收的影响 | 第35-37页 |
·基于 LOGSTIC 方程的玉米籽粒浸泡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37-39页 |
·基于 Logstic 方程的玉米浸泡模型的建立 | 第37-38页 |
·实验验证 | 第38-39页 |
·单向线性扩散模型的建立 | 第39-47页 |
·流体浸入通道的探讨 | 第39页 |
·玉米籽粒浸泡数学模型 | 第39-42页 |
·实验验证 | 第42-47页 |
·基于水势的玉米浸泡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47-54页 |
·模型的形式 | 第47-48页 |
·数学模型的差分解析 | 第48-50页 |
·实验验证 | 第50-54页 |
·小结 | 第54-55页 |
第4章 玉米淀粉湿法加工浸泡工艺参数模型的建立 | 第55-6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5-59页 |
·试验材料 | 第55页 |
·试验设备 | 第55页 |
·测定方法 | 第55页 |
·试验设计 | 第55-57页 |
·玉米淀粉湿法加工实验室工艺研究 | 第57-5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9-64页 |
·小结 | 第64-65页 |
第5章 干燥温度对玉米淀粉湿法加工的影响 | 第65-71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65-67页 |
·材料及样品制备 | 第65页 |
·试验设备 | 第65-66页 |
·测定方法 | 第66页 |
·玉米水分吸收的测定 | 第66页 |
·浸泡指数的测定 | 第66-67页 |
·湿法加工实验室程序 | 第6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7-70页 |
·干燥温度对玉米籽粒水分吸收的影响 | 第67-68页 |
·干燥温度对浸泡指数的影响 | 第68-69页 |
·干燥温度和初始水分对淀粉得率和品质的影响 | 第69-70页 |
·小结 | 第70-71页 |
第6章 酶在玉米淀粉湿法加工过程中的作用 | 第71-7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72页 |
·材料 | 第72页 |
·试验设备 | 第7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72-76页 |
·纤维素酶对玉米淀粉生产浸泡效果的影响 | 第72-74页 |
·蛋白酶对玉米淀粉生产浸泡效果的影响 | 第74-75页 |
·复合酶酶对玉米淀粉生产浸泡效果的影响 | 第75-76页 |
·小结 | 第76-78页 |
第7章 玉米淀粉水分吸附等温线的试验研究和模型建立 | 第78-9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79-81页 |
·试验材料 | 第79页 |
·试验装备 | 第79页 |
·试验内容与方法 | 第79-81页 |
·数据分析 | 第8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81-92页 |
·吸湿和解吸等温线 | 第81-82页 |
·水分吸附滞后 | 第82-84页 |
·通用数学模型 | 第84-87页 |
·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 第87-92页 |
·小结 | 第92-93页 |
第8章 玉米淀粉湿法加工浸泡工艺参数设置智能专家系统 | 第93-107页 |
·专家系统概述 | 第93-95页 |
·专家系统的概念 | 第93-94页 |
·专家系统的基本结构 | 第94-95页 |
·玉米淀粉湿法加工浸泡工艺参数设置智能专家系统构建 | 第95-101页 |
·简介 | 第95-96页 |
·知识库的建造 | 第96-97页 |
·动态数据库的构建 | 第97-98页 |
·推理机制 | 第98-100页 |
·玉米原料等级模糊评价单元的构建 | 第100-101页 |
·生产状况预估单元 | 第101页 |
·玉米淀粉湿法加工浸泡工艺参数设置智能专家系统的软件实现 | 第101-105页 |
·玉米淀粉湿法加工浸泡工艺参数设置智能专家系统的应用实例 | 第105-106页 |
·小结 | 第106-107页 |
第9章 全文总结 | 第107-111页 |
·总结 | 第107-109页 |
·建议 | 第109-111页 |
参考文献 | 第111-119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课题 | 第119-121页 |
一、发表的论文 | 第119页 |
二、科研情况 | 第119-120页 |
三、科技奖励情况 | 第120-121页 |
致谢 | 第121-122页 |
中文摘要 | 第122-125页 |
ABSTRACT | 第125-1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