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1 前言 | 第7-27页 |
| ·鲜牛肉包装 | 第7-11页 |
| ·鲜肉包装的历史和现状 | 第7-8页 |
| ·肉类变质机理 | 第8-11页 |
| ·无机抗菌剂 | 第11-18页 |
| ·无机抗菌剂的历史和现状 | 第11-12页 |
| ·无机金属抗菌剂 | 第12-13页 |
| ·银系抗菌剂 | 第13-15页 |
| ·银离子抗菌机理 | 第15-16页 |
| ·半导体光催化剂 | 第16-17页 |
| ·光催化抗菌剂抗菌机理 | 第17-18页 |
| ·抗菌包装薄膜 | 第18-26页 |
| ·抗菌包装薄膜的现状 | 第18页 |
| ·抗菌薄膜的分类 | 第18-20页 |
| ·抗菌包装薄膜的制备 | 第20-23页 |
| ·抗菌包装薄膜镀层的均匀稳定性 | 第23-24页 |
| ·抗菌包装薄膜的安全性 | 第24-25页 |
| ·抗菌包装薄膜的发展趋势 | 第25-26页 |
|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思路 | 第26-27页 |
| ·研究目的 | 第26页 |
| ·研究思路 | 第26-27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7-34页 |
| ·实验材料 | 第27-28页 |
| ·实验仪器 | 第28页 |
| ·实验方法 | 第28-34页 |
| ·真空镀膜实验 | 第28-29页 |
|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镀Ag含量 | 第29页 |
| ·抗菌薄膜的抗菌效果实验 | 第29-30页 |
| ·牛肉的品质感官实验 | 第30页 |
| ·牛肉的pH值测定 | 第30-31页 |
| ·牛肉挥发性盐基氮的测定 | 第31页 |
| ·抗菌薄膜的透O_2性实验 | 第31-32页 |
| ·抗菌薄膜拉伸性试验 | 第32页 |
| ·气相色谱法测定单位g牛肉释放的H_2S含量 | 第32页 |
| ·镀Ag抗菌薄膜的指示性研究 | 第32-34页 |
| 3 结果与讨论 | 第34-61页 |
| ·蒸镀条件对抗菌薄膜蒸镀效果的影响 | 第34-36页 |
| ·基材对抗菌薄膜蒸镀效果的影响 | 第34页 |
| ·离子轰击对抗菌薄膜蒸镀效果的影响 | 第34-35页 |
| ·真空度对抗菌薄膜蒸镀效果的影响 | 第35页 |
| ·蒸镀时间对抗菌薄膜蒸镀效果的影响 | 第35-36页 |
| ·镀Ag量不同的抗菌薄膜 | 第36-38页 |
| ·镀TiO_2量不同的抗菌薄膜 | 第38页 |
| ·抗菌薄膜的镀Ag量对牛肉感观品质的影响 | 第38-41页 |
| ·抗菌薄膜的镀Ag量对牛肉的pH值的影响 | 第41-43页 |
| ·镀Ag量和镀TiO_2量对牛肉的挥发性盐基氮的影响 | 第43-49页 |
| ·镀Ag量和镀TiO_2量对抗菌薄膜的抗菌效果的影响 | 第49-53页 |
| ·镀Ag量对抗菌薄膜的拉伸性能影响 | 第53-54页 |
| ·镀Ag量对抗菌薄膜的透O_2性能影响 | 第54-56页 |
| ·镀Ag量对单位g鲜牛肉释放H_2S的量的影响 | 第56-59页 |
| ·镀Ag抗菌包装薄膜的变色指示性功能 | 第59-61页 |
| 4 结论 | 第61-63页 |
| 5 展望 | 第63-64页 |
| 6 致谢 | 第64-65页 |
| 7 参考文献 | 第65-70页 |
| 8 论文发表情况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