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中小学文化课课外辅导的法律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1 引言第9-21页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第9-10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0-11页
     ·研究目的第10-11页
     ·研究意义第11页
   ·概念的界定第11-12页
     ·课外辅导第11-12页
     ·中小学文化课第12页
     ·法律研究第12页
   ·文献综述第12-19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6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6-19页
   ·研究内容与框架第19页
     ·研究内容第19页
     ·论文框架第19页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9-20页
     ·研究思路第19页
     ·研究方法第19-20页
   ·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第20-21页
     ·研究重难点第20页
     ·研究创新点第20-21页
2 中小学文化课课外辅导的历史发展与法规现状第21-28页
   ·中小学文化课课外辅导的历史发展第21-24页
     ·教师作坊式发展阶段:1977-1986 年第21-22页
     ·学校主导式发展阶段:1986-2000 年第22-23页
     ·市场导向式发展阶段:2000 年至现在第23-24页
   ·现有关于中小学文化课课外辅导的法律法规第24-28页
     ·教师第25页
     ·学校第25-26页
     ·课外辅导机构第26-27页
     ·行政主管部门第27-28页
3 建立健全中小学文化课课外辅导法律法规的必要性与依据第28-36页
   ·建立健全中小学文化课课外辅导法律法规的必要性第28-32页
     ·在职教师与学校参与课外辅导的权责不明确第28页
     ·课外辅导机构的监管失控第28-29页
     ·行政主管部门职责不清晰第29页
     ·学生权益缺乏救济途径第29-30页
     ·案例分析第30-32页
   ·建立健全中小学文化课课外辅导法律法规的依据第32-36页
     ·理论依据第32-34页
     ·法律依据第34-36页
4 建立健全中小学文化课课外辅导法律法规的建议第36-40页
   ·明确课外辅导的地位第36页
   ·区分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的营利性与非营利性第36-37页
   ·明确行政主管部门及其职责第37-38页
   ·明确参加课外辅导的受教育者的权利及其权利救济途径第38-40页
5 论文结论与不足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4页
附录 A: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第44-45页
致谢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预设与生成策略研究
下一篇: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