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绪论 | 第10-15页 |
一、 研究缘起 | 第10-11页 |
二、 概念阐述 | 第11页 |
三、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四、 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第一章 中职语文的定位 | 第15-23页 |
第一节 中职语文教育的基本功能 | 第15-18页 |
一、 基础性功能 | 第15-16页 |
二、 文化的传承功能 | 第16页 |
三、 生活应用功能 | 第16-17页 |
四、 促进职业生涯发展的功能 | 第17-18页 |
五、 德育功能 | 第18页 |
第二节 本校中职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 第18-22页 |
一、 中职语文学科边缘化 | 第19-20页 |
二、 职业素养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 | 第20-21页 |
三、 教师职业素养教育观念落后 | 第21-22页 |
四、 职业素养教学评价的欠缺 | 第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二章 新环境下中职语文的重新审视 | 第23-27页 |
第一节 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学改革的新形势 | 第23-25页 |
一、 综合职业能力与职业人文素质的和谐统一 | 第23-24页 |
二、 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生命力所在 | 第24-25页 |
第二节 中职语文应立足于中职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 第25-26页 |
一、 中等职业教育目标决定 | 第25页 |
二、 中职生自身特点决定 | 第25-26页 |
三、 中职语文课程特点决定 | 第26页 |
四、 社会发展决定 | 第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中职语文职业素养培育探究 | 第27-46页 |
第一节 中职语文教学目标设置应围绕培养中职生职业素养 | 第27-31页 |
一、 阅读,是提高中职生职业素养的前提 | 第27-28页 |
二、 注重听说训练,奠定职业素养的交流基础 | 第28-30页 |
三、 提高书写质量,提升职业素养内涵 | 第30-31页 |
第二节 中职语文校本教材应立足于中职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 第31-37页 |
一、 国外校本教材开发研究 | 第31-33页 |
二、 校本教材确立中职语文独有的特性 | 第33-37页 |
第三节 中职语文教学方法应立足中职生的职业素养 | 第37-45页 |
一、 注重中职生课堂阅读能力的引导 | 第37-40页 |
二、 在实践中提高中职生的语文能力 | 第40-44页 |
三、 身临其境,实施口语交际和应用写作教学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中职语文教学评价中职业素养的渗透 | 第46-50页 |
第一节 中职语文教学评价主体多元性缺失 | 第46-48页 |
一、 学生主体性体现不足 | 第46-47页 |
二、 教学评价的随意性 | 第47-48页 |
第二节 量化考核主体多元性,强化职业素养的提升 | 第48-49页 |
一、 语文能力的定量考核 | 第48页 |
二、 语文学习行为的定量考核 | 第48-49页 |
三、 通过中职语文教学评价强化职业素养思想 | 第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附录 | 第54-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 | 第59-60页 |
后记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