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发动机论文

轿车双质量飞轮动力特性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35页
   ·双质量飞轮概述第10-26页
     ·课题研究的背景第10-12页
     ·离合器从动盘式扭转减振器第12-13页
     ·双质量飞轮简介及发展历史第13-16页
     ·双质量飞轮的典型结构第16-21页
     ·双质量飞轮的工作原理第21-23页
     ·双质量飞轮的工作性能第23-26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6-32页
     ·轴系扭振研究状况概述第27-29页
     ·双质量飞轮研究现状概述第29-31页
     ·双质量飞轮研究存在问题第31-32页
   ·本课题的来源与研究目的以及研究内容第32-34页
     ·本课题的来源与研究目的第32页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第32-34页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二章 双质量飞轮动力传动系统扭振模型的建立第35-62页
   ·汽车动力传动系统当量扭振系统转化原则第35-36页
   ·当量扭振系统转化的方法第36-39页
     ·转动惯量的计算方法第36-37页
     ·轴系扭转刚度的当量方法第37-38页
     ·分支传动系统的当量方法第38-39页
   ·VM发动机以及动力传动系统扭振模型的建立第39-61页
     ·VM发动机部件的当量化第40-49页
     ·动力传动系统的当量化第49-59页
     ·双质量飞轮动力传动系统的扭振模型第59-61页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三章 周向长弧形弹簧式双质量飞轮的设计方法第62-94页
   ·汽车动力传动系统的动力学分析第63-70页
     ·汽车动力传动系统的动力学方程第63-66页
     ·系统固有扭振特性的计算方法第66-67页
     ·发动机相对振幅矢量和的计算第67-70页
   ·双质量飞轮设计模型的建立第70-73页
   ·双质量飞轮转动惯量系数的设计第73-82页
     ·根据变速器确定双质量飞轮转动惯量系数第75-79页
     ·变速器的匹配以及双质量飞轮转动惯量系数的确定第79-82页
   ·双质量飞轮扭转刚度的确定第82-88页
     ·双质量飞轮第1级扭转刚度的确定第82-83页
     ·双质量飞轮第2级扭转刚度的确定第83-85页
     ·双质量飞轮各级扭转刚度的优化第85-88页
   ·长弧形弹簧的弹性特性分析第88-92页
   ·本章小结第92-94页
第四章 双质量飞轮怠速实验与静刚度实验第94-108页
   ·双质量飞轮怠速实验第94-103页
     ·双质量飞轮无后端的怠速实验第95-99页
     ·双质量飞轮有后端的怠速实验第99-103页
   ·双质量飞轮静刚度实验第103-107页
     ·静刚度实验台的结构设计第104-105页
     ·实验数据分析第105-107页
   ·本章小结第107-108页
第五章 VM柴油发动机周向长弧形弹簧式双质量飞轮匹配实例与动力学仿真第108-128页
   ·匹配实例第108-115页
   ·双质量飞轮固有扭振特性分析第115-118页
   ·VM发动机双质量飞轮动力传动系统动力学仿真第118-127页
     ·怠速工况下动力传动系统的动力学仿真第118-123页
     ·正常行驶工况下动力传动系统的动力学仿真第123-127页
   ·本章小结第127-128页
第六章 双质量飞轮设计与分析软件系统第128-144页
   ·VC++与Matlab软件混合编程第128-130页
     ·Matlab和VC++混合编程的实现方法第129页
     ·Matcom与VC++混合编程的步骤第129-130页
   ·基于VC++的SQL数据库联接方式第130-131页
     ·数据系统第130页
     ·基于VC++的SQL数据库联接方式第130-131页
   ·双质量飞轮设计与分析软件的整体结构第131-133页
   ·双质量飞轮设计与分析软件的整体设计第133-143页
     ·双质量飞轮设计与分析软件的整体流程第133-134页
     ·双质量飞轮设计与分析软件的数据结构第134-136页
     ·双质量飞轮设计与分析软件的界面设计第136-138页
     ·双质量飞轮设计与分析软件的实现第138-140页
     ·双质量飞轮设计与分析软件的实例第140-143页
   ·本章小结第143-144页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144-147页
   ·全文总结第144-145页
   ·本文的创新点第145-146页
   ·研究展望第146-147页
致谢第147-148页
参考文献第148-155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成果第155-156页
附录:程序实现代码第156-171页

论文共1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汽车钢板弹簧自组织配置设计方法的研究
下一篇:微型汽车离合器摩擦学性能及其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