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选题背景 | 第11页 |
·选题背景 | 第11页 |
·研究范围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研究 | 第11-13页 |
·教育重建研究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简评 | 第14-15页 |
·研究目的、意义 | 第15-16页 |
·研究目的 | 第15-16页 |
·研究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 第16页 |
·研究思路、方法 | 第16-18页 |
·技术路线图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灾后教育重建内涵、外延 | 第18页 |
·公共政策评估理论 | 第18-19页 |
·教育规划理论 | 第19-20页 |
第2章 什邡市灾后教育重建进程 | 第20-31页 |
·汶川大地震给灾区教育带来的重创 | 第20-21页 |
·灾后重建原则、路径 | 第21-23页 |
·灾后教育重建进程 | 第23-24页 |
·京什拉手 | 第23页 |
·重建工作进程 | 第23-24页 |
·什邡灾后教育重建特色工程 | 第24-31页 |
第3章 灾后教育重建产生的问题及对策 | 第31-35页 |
·灾后教育重建产生的问题 | 第31-32页 |
·灾后教育重建问题对策 | 第32-35页 |
第4章 灾后教育重建模式研究 | 第35-47页 |
·系统性重建 | 第35-39页 |
·制定三维结构体系 | 第35-36页 |
·建设应急管理系统 | 第36-38页 |
·什邡市在系统性重建指导下,结合当地特点深化教育改革 | 第38-39页 |
·发展性重建 | 第39-43页 |
·发展性教育重建要求制度改革 | 第39-41页 |
·发展性教育重建具体实施办法 | 第41-42页 |
·什邡市在发展性重建指导下,注重软件建设 | 第42-43页 |
·长远性重建 | 第43-47页 |
·建设长远性重建需要处理好的关系 | 第44-45页 |
·什邡市在长远性重建指导下,建立教育援助发展长效机制 | 第45-47页 |
结论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附录 | 第55-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