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音乐论文--音乐技术理论与方法论文--声乐理论论文--歌唱法论文

19世纪法国女中音咏叹调在教学中的运用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第一章、法国歌剧中女中音声部概况第12-22页
 第一节、19 世纪法国的历史背景第12-15页
  一、19 世纪法国的政治、文化第12页
  二、19 世纪法国的音乐及歌剧发展第12-15页
 第二节、女中音的发展状况第15-18页
  一、欧洲女中音声部发展概况第15-17页
   1、欧洲女中音声部发展缓慢第15-16页
   2、欧洲歌剧中女中音角色的位置第16-17页
  二、19 世纪以来法国女中音的发展第17-18页
   1、女中音花腔唱法的出现第17页
   2、法国抒情歌剧女中音角色的出现第17-18页
 第三节、19 世纪法国歌剧中的女中音角色第18-22页
  一、比才的作品《卡门》第18-19页
  二、圣—桑作品《桑松与达利拉》第19-20页
  三、古诺作品《萨福》第20页
  四、法国抒情歌剧中女中音咏叹调的特点第20-22页
   1、语言的音乐性第20页
   2、旋律的歌唱性第20页
   3、角色的生动性第20-22页
第二章、19 世纪法国女中音咏叹调在教学中的运用第22-39页
 第一节、通过《心花怒放》训练女中音深长气息的运用第22-26页
  一、气息对连贯乐句轻声演唱时的支持第23-24页
  二、渐强起伏乐句气息的运用第24-26页
 第二节、通过《我永恒的里拉琴》训练女中音演唱咬字第26-32页
  一、语言的准确性第26-27页
  二、语言的歌唱性第27-29页
  三、语气的变化第29-30页
  四、音量的变化第30-31页
  五、音色变化第31-32页
 第三节、《哈巴捏啦》训练女中音歌唱中的艺术表现第32-39页
  一、二度创作的基础第32-35页
  二、演唱中的姿态训练第35-37页
   1、面部表情训练第35-36页
   2、肢体表情训练第36-37页
  三、演唱中的交流第37-39页
第三章、目前女中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教学方法第39-43页
 第一节、女中音教学现状第39-40页
  1、学生遇到的问题第39-40页
  2、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第40页
 第二节、女中音教学中的方法第40-43页
  一、确定声部第40-41页
  二、加强基础训练第41页
  三、选择适合的曲目第41-43页
结论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5页
后记第45-4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抒情女高音基莉·迪·卡娜娃的歌唱艺术研究
下一篇:邢台市儿童钢琴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