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研究思路 | 第9-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3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第13-25页 |
·企业社会责任内涵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国外内涵研究 | 第13-14页 |
·国内内涵研究 | 第14-15页 |
·企业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理论现状研究 | 第15-18页 |
·国外的相关研究 | 第15-17页 |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7-18页 |
·企业社会责任维度的现状研究 | 第18-20页 |
·国外 | 第18页 |
·国内 | 第18-20页 |
·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 第20-25页 |
·早期社会责任评价方法研究 | 第20-21页 |
·现阶段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研究 | 第21-22页 |
·国内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方法研究 | 第22-25页 |
第三章 有色上市公司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设计 | 第25-49页 |
·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25-33页 |
·体系构建原理 | 第25-27页 |
·指标体系说明 | 第27-33页 |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 第33页 |
·评分方法及数据处理 | 第33-35页 |
·评分方法 | 第33-34页 |
·数据处理结果 | 第34-35页 |
·熵值法指标赋权 | 第35-40页 |
·熵值法原理 | 第35页 |
·熵值法步骤 | 第35-36页 |
·熵值法求权重运用 | 第36-40页 |
·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的主观赋权验证 | 第40-49页 |
·层次分析法介绍 | 第40-41页 |
·层次分析法步骤 | 第41-45页 |
·层次分析法的应用 | 第45-46页 |
·层次分析法对权重实际验证 | 第46-49页 |
第四章 有色上市公司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结果分析 | 第49-59页 |
·有色上市公司企业社会责任总体评价 | 第49-51页 |
·对各个利益相关者履行社会责任的评价 | 第51-59页 |
·股东 | 第51-52页 |
·政府 | 第52-53页 |
·客户 | 第53-54页 |
·供应商 | 第54-55页 |
·员工 | 第55-56页 |
·债权人 | 第56-57页 |
·环境和社区 | 第57-59页 |
第五章 有色上市公司企业社会责任的比较分析 | 第59-65页 |
·上市有色金属企业情况汇总 | 第59-60页 |
·不同产业链环节的有色上市公司企业社会责任比较分析(采选冶为主型、深加工为主型和产业链一体化型) | 第60-61页 |
·不同规模的有色上市公司企业社会责任比较分析(大型、中小型) | 第61-62页 |
·不同地区的有色上市公司企业社会责任比较分析(东南部、中部、西部、东北部) | 第62-63页 |
·不同公司性质的有色上市公司企业社会责任比较分析(国企、民营) | 第63-6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5-68页 |
·结论 | 第65-66页 |
·局限与进一步研究 | 第66页 |
·建议与展望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4页 |
附录 | 第74-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