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工作、社会管理、社会规划论文

农村寄宿初中新生心理适应能力提升的个案工作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一、导论第8-15页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第8-9页
        1.选题背景第8-9页
        2.选题意义第9页
    (二)文献综述第9-12页
        1.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第9-12页
        2.趋势与展望第12页
    (三)研究设计第12-15页
        1.研究思路第12-13页
        2.研究方法第13-14页
        3.研究特色及创新第14-15页
二、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第15-17页
    (一)概念界定第15-16页
        1.农村寄宿初中新生第15页
        2.心理适应能力第15-16页
    (二)理论基础第16-17页
        1.人本主义理论第16页
        2.自我概念第16-17页
三、农村寄宿初中新生心理适应问题分析与需求预估第17-22页
    (一)问题分析第17-20页
        1.生活方面不适应第17-18页
        2.学习环境不适应第18页
        3.考试情境焦虑第18-19页
        4.人际沟通障碍第19-20页
    (二)需求预估第20-22页
        1.改变对寄宿环境认知需求第20页
        2.缓解学习与考试焦虑需求第20页
        3.提升人际交往能力需求第20页
        4.改变自我认知需求第20-22页
四、个案工作介入的实务过程第22-41页
    (一)案例背景第22-24页
        1.个案工作开展背景第22页
        2.服务对象基本情况分析第22-24页
    (二)预估问题及需求第24-26页
        1.服务对象的问题分析第24-25页
        2.服务对象的需求分析第25-26页
    (三)制定服务目标与计划第26-27页
        1.制定服务目标第26页
        2.制定服务计划第26-27页
    (四)介入过程第27-38页
        1.第一次个案服务开展第28-29页
        2.第二次个案服务开展第29-30页
        3.第三次个案服务开展第30-32页
        4.第四次个案服务开展第32-33页
        5.第五次个案服务开展第33-34页
        6.第六次个案服务开展第34-35页
        7.第七次个案服务开展第35-37页
        8.第八次个案服务开展第37-38页
    (五)评估第38-40页
        1.过程评估第38页
        2.结果评估第38-40页
    (六)结案第40-41页
五、总结与反思第41-43页
    (一)总结第41-42页
        1.个案工作能有效提升农村寄宿初中新生心理适应能力第41页
        2.相关理论模式的运用第41页
        3.个案工作技巧的运用第41-42页
    (二)反思第42-43页
        1.理论模式运用的反思第42页
        2.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运用的反思第42页
        3.社会工作者自身专业能力的反思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7页
附录第47-51页
在读期间完成实践项目及发表论文(著)情况第51-52页
致谢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手机依赖对大学生学习的负面影响与个案干预研究
下一篇:小组工作提升“农转居”社区留守儿童人际交往能力研究--以襄阳市S社区留守儿童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