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一、导论 | 第8-15页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选题背景 | 第8-9页 |
2.选题意义 | 第9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1.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9-12页 |
2.趋势与展望 | 第12页 |
(三)研究设计 | 第12-15页 |
1.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2.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3.研究特色及创新 | 第14-15页 |
二、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15-17页 |
(一)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1.农村寄宿初中新生 | 第15页 |
2.心理适应能力 | 第15-16页 |
(二)理论基础 | 第16-17页 |
1.人本主义理论 | 第16页 |
2.自我概念 | 第16-17页 |
三、农村寄宿初中新生心理适应问题分析与需求预估 | 第17-22页 |
(一)问题分析 | 第17-20页 |
1.生活方面不适应 | 第17-18页 |
2.学习环境不适应 | 第18页 |
3.考试情境焦虑 | 第18-19页 |
4.人际沟通障碍 | 第19-20页 |
(二)需求预估 | 第20-22页 |
1.改变对寄宿环境认知需求 | 第20页 |
2.缓解学习与考试焦虑需求 | 第20页 |
3.提升人际交往能力需求 | 第20页 |
4.改变自我认知需求 | 第20-22页 |
四、个案工作介入的实务过程 | 第22-41页 |
(一)案例背景 | 第22-24页 |
1.个案工作开展背景 | 第22页 |
2.服务对象基本情况分析 | 第22-24页 |
(二)预估问题及需求 | 第24-26页 |
1.服务对象的问题分析 | 第24-25页 |
2.服务对象的需求分析 | 第25-26页 |
(三)制定服务目标与计划 | 第26-27页 |
1.制定服务目标 | 第26页 |
2.制定服务计划 | 第26-27页 |
(四)介入过程 | 第27-38页 |
1.第一次个案服务开展 | 第28-29页 |
2.第二次个案服务开展 | 第29-30页 |
3.第三次个案服务开展 | 第30-32页 |
4.第四次个案服务开展 | 第32-33页 |
5.第五次个案服务开展 | 第33-34页 |
6.第六次个案服务开展 | 第34-35页 |
7.第七次个案服务开展 | 第35-37页 |
8.第八次个案服务开展 | 第37-38页 |
(五)评估 | 第38-40页 |
1.过程评估 | 第38页 |
2.结果评估 | 第38-40页 |
(六)结案 | 第40-41页 |
五、总结与反思 | 第41-43页 |
(一)总结 | 第41-42页 |
1.个案工作能有效提升农村寄宿初中新生心理适应能力 | 第41页 |
2.相关理论模式的运用 | 第41页 |
3.个案工作技巧的运用 | 第41-42页 |
(二)反思 | 第42-43页 |
1.理论模式运用的反思 | 第42页 |
2.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运用的反思 | 第42页 |
3.社会工作者自身专业能力的反思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7页 |
附录 | 第47-51页 |
在读期间完成实践项目及发表论文(著)情况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