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器人论文

面向装配作业的机器人柔顺控制方法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符号说明第11-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31页
    1.1 课题来源第13页
    1.2 课题背景与意义第13-15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27页
        1.3.1 机器人顺应性阻抗控制研究现状第15-19页
        1.3.2 机器人轨迹跟踪控制研究现状第19-27页
    1.4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第27-28页
    1.5 主要研究内容第28-31页
第2章 装配机器人运动学与动力学分析第31-49页
    2.1 六自由度装配机器人第31-33页
    2.2 装配机器人运动学分析第33-42页
        2.2.1 正向运动学分析第33-38页
        2.2.2 逆向运动学分析第38-42页
    2.3 装配机器人的动力学分析第42-48页
        2.3.1 拉格朗日方程第42-46页
        2.3.2 装配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第46-48页
    2.4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3章 装配机器人的动态柔顺性控制第49-65页
    3.1 引言第49页
    3.2 柔顺性控制策略第49-55页
        3.2.1 动力学参数辨识第50-51页
        3.2.2 轨迹跟踪控制第51-54页
        3.2.3 阻抗滤波器设计第54-55页
    3.3 仿真验证与分析第55-63页
        3.3.1 空间轨迹跟踪第57-60页
        3.3.2 接触力柔顺性控制第60-63页
    3.4 本章小结第63-65页
第4章 考虑装配干扰的机器人鲁棒自适应控制第65-85页
    4.1 引言第65页
    4.2 鲁棒滑模轨迹跟踪控制第65-75页
        4.2.1 控制器设计第66-68页
        4.2.2 参数自适应估计第68-70页
        4.2.3 对比仿真验证与分析第70-75页
    4.3 干扰自适应控制第75-84页
        4.3.1 带有干扰项的装配机器人动态方程第76页
        4.3.2 带有干扰自适应的鲁棒控制第76-80页
        4.3.3 附加的迭代控制律第80-81页
        4.3.4 仿真结果与讨论第81-84页
    4.4 本章小结第84-85页
第5章 实验平台设计第85-101页
    5.1 引言第85页
    5.2 装配机器人实验平台第85-87页
    5.3 装配工序及技术指标第87-90页
    5.4 装配机器人末端执行器设计第90-98页
        5.4.1 六自由度装配机器末端执行器的结构设计第91-93页
        5.4.2 设计方案综合评价第93-96页
        5.4.3 技术指标、经济指标和社会指标计算第96-98页
    5.5 装配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设计计算第98-100页
    5.6 本章小结第100-101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101-103页
    6.1 结论第101页
    6.2 创新点第101-102页
    6.3 展望第102-103页
参考文献第103-111页
致谢第111-11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第113页

论文共11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马拉松教学资源在首都五所高校田径课程中的开发与对策研究
下一篇:弹力带组合训练对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教学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