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论文--蒙古语论文

蒙古语标准音单音节词唇形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9页
    1.1 蒙古语标准音的发展第10-11页
        1.1.1 蒙古语语音特点第10页
        1.1.2 蒙古语标准音的确定第10-11页
        1.1.3 内蒙古锡林郭勒正蓝旗概况第11页
    1.2 蒙古语标准音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1 蒙古语传统语音学研究第11-12页
        1.2.2 蒙古语标准音实验语音学研究第12-13页
    1.3 唇形相关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7页
        1.3.1 视位及其相关理论第13-14页
        1.3.2 协同发音与动态视位第14-15页
        1.3.3 唇运动与言语发声的关系第15-16页
        1.3.4 语音学对发音唇形的相关描述第16-17页
        1.3.5 唇形相关研究成果第17页
    1.4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第17-18页
    1.5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第18-19页
第二章 实验阐述第19-24页
    2.1 实验环境第19-21页
        2.1.1 摄像机第19-20页
        2.1.2 录音设备第20页
        2.1.3 提词器第20页
        2.1.4 发音人第20-21页
        2.1.5 录音和数据采集方法第21页
    2.2 二维唇模型和参数设置第21-22页
        2.2.1 二维唇模型第21-22页
        2.2.2 参数设置第22页
    2.3 实验设计第22-24页
第三章 蒙古语标准音以元音开头的单音节词唇位分析第24-50页
    3.1 单元音的静态和动态唇位参数及唇位特征分析第24-33页
        3.1.1 单元音的静态唇位参数及特征分析第24-28页
        3.1.2 单元音的动态唇位参数及唇位特征分析第28-32页
        3.1.3 小结第32-33页
    3.2 二合元音动态唇位参数及特征分析第33-36页
    3.3 VC结构的单音节词动态唇位参数及特征分析第36-50页
        3.3.1 以塞音[t]、[p]和[k]结尾第37-40页
        3.3.2 以辅音[p]结尾第40-41页
        3.3.3 以辅音[m]结尾第41-43页
        3.3.4 以辅音[n]结尾第43-45页
        3.3.5 以[r]结尾第45-47页
        3.3.6 以辅音[s]结尾第47-48页
        3.3.7 小结第48-50页
第四章 蒙古语标准音以辅音开头的单音节词唇位分析第50-63页
    4.1 以辅音开头的cv结构的单音节词唇位分析第50-58页
        4.1.1 以辅音[p]开头第50-52页
        4.1.2 以辅音[n]开头第52-53页
        4.1.3 以辅音[k]开头第53-55页
        4.1.4 以辅音[r]开头第55-56页
        4.1.5 以辅音[t~h]开头第56-58页
        4.1.6 小结第58页
    4.2 辅音开头的cvc结构单音节词动态唇位分析第58-63页
        4.2.1 辅音[n]开头第59页
        4.2.2 辅音[p]开头第59-60页
        4.2.3 辅音[x]开头第60页
        4.2.4 辅音[k]开头第60-61页
        4.2.5 辅音[m]开头第61-62页
        4.2.6 辅音[s]开头第62页
        4.2.7 辅音[t~h]开头第62-63页
        4.2.8 小结第63页
第五章 结论、存在的问题与展望第63-66页
    5.1 结论第63-65页
    5.2 论文中存在的问题与展望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8页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项目和发表的论文第68页
攻读硕士期间获奖情况第68-69页
附录第69-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说文解字·辵部》“逢遇类”同义词的历时语义系统研究
下一篇:青少年汉语普通话气流气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