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引言 | 第13-15页 |
第一章 《道德经》外译情况概述 | 第15-23页 |
1.1 《道德经》在世界范围的传播 | 第15-17页 |
1.2 《道德经》英语世界的传播及三次英译高潮 | 第17-23页 |
1.2.1 《道德经》英译第一次高潮及主要作品 | 第17-19页 |
1.2.2 《道德经》英译第二次高潮及主要作品 | 第19-20页 |
1.2.3 《道德经》英译第三次高潮及主要作品 | 第20-23页 |
第二章 詹姆斯·理雅各与林语堂英译《道德经》对比 | 第23-36页 |
2.1 语言层面 | 第23-28页 |
2.1.1 主动语态与被动语态 | 第23-25页 |
2.1.2 形合与意合 | 第25-26页 |
2.1.3 静态与动态 | 第26-28页 |
2.2 文化层面 | 第28-36页 |
2.2.1 “道” | 第29-31页 |
2.2.2 “德” | 第31-32页 |
2.2.3 “自然” | 第32-34页 |
2.2.4 “无为” | 第34-36页 |
第三章 詹姆斯·理雅各与林语堂英译《道德经》差异分析 | 第36-50页 |
3.1 社会文化背景 | 第36-42页 |
3.1.1 译者生平简介 | 第37-39页 |
3.1.2 译者对源文化与目标文化的态度 | 第39-42页 |
3.2 翻译目的 | 第42-44页 |
3.3 译者创造力的发挥 | 第44-50页 |
3.3.1 没有主语的句子的翻译 | 第45-46页 |
3.3.2 句子形式的翻译 | 第46-47页 |
3.3.3 其他相关概念的翻译 | 第47-50页 |
结语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