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发动机论文--往复式发动机论文--部件、零件论文--配气机构论文

国Ⅵ标准排气系统消声性能研究与设计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8页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国Ⅵ标准排气系统第13-14页
    1.3 排气系统研究历程和现状第14-16页
        1.3.1 声学计算方法的发展第14-16页
        1.3.2 载体声学研究第16页
    1.4 本文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6-18页
第二章 排气系统与声学评价指标第18-29页
    2.1 国六标准柴油发动机排气声源第18-20页
    2.2 国六柴油发动机排气系统基本构造第20页
    2.3 排气系统消声性能评价指标第20-25页
        2.3.1 频域评价指标—传递损失第21-24页
        2.3.2 时域评价指标—插入损失第24-25页
    2.4 声学评价指标的适应频率第25-28页
        2.4.1 矩形管道第25-27页
        2.4.2 圆柱形管道第27-28页
    2.5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建立排气系统传递矩阵模型第29-45页
    3.1 传递矩阵法第29-30页
    3.2 等截面管道第30-32页
    3.3 变截面管道第32-33页
    3.4 氧化催化转换器(DOC)消声性能分析第33-36页
        3.4.1 传递矩阵模型第33-34页
        3.4.2 小面积管道粘滞阻尼第34-35页
        3.4.3 DOC传递损失计算与分析第35-36页
    3.5 颗粒捕捉装置DPF第36-42页
        3.5.1 一维平面波模型第37-40页
        3.5.2 DPF声学模型的声压损失修正第40-41页
        3.5.3 DPF传递损失计算与分析第41-42页
    3.6 热端系统传递矩阵模型第42-44页
    3.7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四章 后处理元件与热端理论模型的实验验证第45-52页
    4.1 传递损失实验方案第45-46页
    4.2 催化转化装置的传递损失实验验证第46-49页
        4.2.1 DOC传递损失测试结果分析第46-48页
        4.2.3 DPF测试结果分析第48-49页
    4.3 热端系统传递损失计算与实验验证第49-51页
        4.3.1 热端系统的传递损失测试第49-50页
        4.3.2 热端系统传递损失测试与计算结果对比第50-51页
    4.4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五章 消声器设计第52-63页
    5.1 消声器设计目标第52页
    5.2 消声器设计方案第52-55页
        5.2.1 消声器基本结构第52-53页
        5.2.2 消声器建模与仿真第53-55页
    5.3 消声器参数的DOE优化第55-60页
        5.3.1 影响消声器性能的设计参数第55-56页
        5.3.2 消声器DOE优化第56-60页
    5.4 排气系统插入损失测量第60-62页
    5.5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63-65页
    6.1 本文工作总结第63页
    6.2 本文研究工作展望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69页
致谢第69-70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某汽车前纵梁前梁连接板复合成形工艺优化
下一篇:排气消声器多场性能分析与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