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制造工艺论文

某汽车前纵梁前梁连接板复合成形工艺优化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1.1 引言第9-10页
    1.2 高强钢概述第10-11页
        1.2.1 高强钢的分类第10页
        1.2.2 高强钢在汽车中的应用现状第10-11页
    1.3 冲压工艺数值模拟现状第11-13页
    1.4 板料成形性和成形缺陷第13-15页
        1.4.1 板料的成形性第13-14页
        1.4.2 成形缺陷第14-15页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第15-17页
        1.5.1 研究目的第15-16页
        1.5.2 研究内容第16-17页
第二章 仿真软件的选择与Autoform软件基本理论第17-24页
    2.1 引言第17页
    2.2 仿真软件的选择第17-19页
        2.2.1 Dynaform软件第17-18页
        2.2.2 PAM-STAMP软件第18页
        2.2.3 Autoform软件第18-19页
    2.3 Autoform软件基本理论第19-23页
        2.3.1 各向异性屈服准则第19-21页
        2.3.2 单元模型第21页
        2.3.3 接触处理第21-22页
        2.3.4 有限元算法第22-23页
    2.4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三章 前纵梁前梁连接板成形模拟分析及优化第24-43页
    3.1 引言第24页
    3.2 产品结构分析第24-26页
    3.3 数据处理和成形预设第26-31页
        3.3.1 数据导入第26页
        3.3.2 自适应网格划分第26-28页
        3.3.3 冲压方向第28-29页
        3.3.4 压料面的设置第29页
        3.3.5 工艺补充面第29-30页
        3.3.6 拉深有限元初始模型第30-31页
    3.4 模拟结果分析及不同参数对减薄率的影响第31-38页
        3.4.1 成形预设模拟结果及分析第31-34页
        3.4.2 不同参数对产品减薄率的影响第34-38页
    3.5 正交试验设计和工艺参数优化第38-42页
        3.5.1 试验方案设计第38-39页
        3.5.2 正交试验的结果处理及优化第39-42页
    3.6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四章 前纵梁前梁连接板模具设计及试验验证第43-53页
    4.1 模具设计要求第43-44页
    4.2 模具设计及制造第44-46页
    4.3 试验验证第46-51页
        4.3.1 模具试模工作第47-49页
        4.3.2 试模过程及数据分析第49-51页
    4.4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3-55页
    5.1 总结第53页
    5.2 展望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第59-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汽车总装输送装备故障预警技术研究
下一篇:国Ⅵ标准排气系统消声性能研究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