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会计论文--审计论文--各类审计论文

高耗能企业低碳审计问题研究--以L钢铁企业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4-20页
    1.1 选题背景第14-15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5-16页
        1.2.1 研究目的第15页
        1.2.2 研究意义第15-16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6-20页
        1.3.1 研究内容第16-19页
        1.3.2 研究方法第19-20页
2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第20-29页
    2.1 文献综述第20-25页
        2.1.1 国外研究文献第20-21页
        2.1.2 国内研究文献第21-24页
        2.1.3 国内外研究文献评述第24-25页
    2.2 低碳审计的基础理论第25-27页
        2.2.1 低碳审计的涵义第25页
        2.2.2 低碳审计的特征第25-26页
        2.2.3 低碳审计的发展第26-27页
    2.3 低碳审计理论基础第27-29页
        2.3.1 受托责任理论第27页
        2.3.2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7-28页
        2.3.3 经济的外部性理论第28页
        2.3.4 环境资源价值理论第28-29页
3 高耗能企业低碳审计理论分析第29-35页
    3.1 高耗能企业低碳审计现状第29页
    3.2 高耗能企业低碳减排审计模式第29-31页
    3.3 高耗能企业低碳审计流程第31-35页
        3.3.1 高耗能企业低碳审计标准第31页
        3.3.2 高耗能企业低碳审计目标第31-32页
        3.3.3 高耗能企业低碳审计程序第32-33页
        3.3.4 高耗能企业低碳审计风险第33-34页
        3.3.5 高耗能企业低碳审计报告第34-35页
4 L钢铁企业低碳审计案例分析第35-46页
    4.1 L钢铁企业简介第35-36页
    4.2 L钢铁企业低碳审计现状第36-40页
    4.3 L钢铁企业低碳审计存在的问题第40-42页
        4.3.1 评价标准不完善第40页
        4.3.2 基期数据不准确第40-41页
        4.3.3 程序实施不恰当第41页
        4.3.4 信息披露不充分第41-42页
        4.3.5 审计整改力度不够第42页
    4.4 L钢铁企业低碳审计存在问题的成因第42-44页
        4.4.1 法律体系构建不完善第42-43页
        4.4.2 碳减排会计记录不完整第43页
        4.4.3 复合型专业人才匮乏第43页
        4.4.4 信息披露体系不健全第43-44页
        4.4.5 后续监督改善较欠缺第44页
    4.5 L钢铁企业低碳审计失败的后果第44-46页
        4.5.1 对企业的影响第44-45页
        4.5.2 对投资者的影响第45页
        4.5.3 对社会公众的影响第45-46页
5 完善L钢铁企业低碳审计的对策第46-51页
    5.1 建立低碳审计的评价标准第46-47页
        5.1.1 识别低碳审计的评价对象第46页
        5.1.2 明确评价标准的建立原则第46-47页
    5.2 完善低碳审计的实施方案第47-49页
        5.2.1 开展调查研究第47页
        5.2.2 争取多方支持第47-48页
        5.2.3 利用专家工作第48-49页
    5.3 促进低碳审计的沟通评价第49-50页
        5.3.1 加强审计的信息沟通第49页
        5.3.2 提高信息披露质量第49-50页
    5.4 落实低碳审计的跟踪监督第50-51页
        5.4.1 优化监督机制第50页
        5.4.2 鼓励公众监督第50-51页
结论与展望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致谢第56-5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风险视角的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研究--以农行X省分行经营风险防范为例
下一篇:X公司IPO风险导向审计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