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7页 |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22-54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22-26页 |
1.2 典型航空发动机机匣结构特点 | 第26-29页 |
1.3 软壁机匣包容性研究进展 | 第29-35页 |
1.4 高性能纤维编织布仿真建模研究进展 | 第35-44页 |
1.4.1 纤维布多尺度建模技术 | 第36-41页 |
1.4.2 纤维布非线性材料模型 | 第41-42页 |
1.4.3 纤维布应变率效应模型 | 第42-44页 |
1.5 高性能纤维编织布力学性能研究进展 | 第44-51页 |
1.5.1 纤维布动态拉伸性能研究 | 第44-48页 |
1.5.2 纤维布剪切性能研究 | 第48-50页 |
1.5.3 纤维布摩擦性能研究 | 第50-51页 |
1.6 本文研究内容 | 第51-54页 |
第二章 芳纶纤维编织布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 第54-80页 |
2.1 纤维布准静态拉伸试验 | 第55-61页 |
2.1.1 试验目的 | 第55页 |
2.1.2 试验设计及过程 | 第55-58页 |
2.1.3 试验结果及数据处理 | 第58-61页 |
2.2 纤维布高应变率拉伸试验 | 第61-66页 |
2.2.1 试验目的 | 第61页 |
2.2.2 试验原理及装置 | 第61-62页 |
2.2.3 试验设计及过程 | 第62-64页 |
2.2.4 试验结果及数据处理 | 第64-66页 |
2.3 纤维布相框剪切试验 | 第66-72页 |
2.3.1 试验目的 | 第66页 |
2.3.2 试验设计及过程 | 第66-68页 |
2.3.3 试验结果及数据处理 | 第68-72页 |
2.4 纤维布摩擦试验 | 第72-77页 |
2.4.1 试验目的 | 第72页 |
2.4.2 试验设计及过程 | 第72-74页 |
2.4.3 试验结果及数据处理 | 第74-77页 |
2.5 结论 | 第77-80页 |
第三章 芳纶纤维编织布高速冲击数值仿真方法研究 | 第80-116页 |
3.1 纱线模型 | 第80-99页 |
3.1.1 计算模型 | 第80-83页 |
3.1.2 材料模型 | 第83-84页 |
3.1.3 单层织物 | 第84-91页 |
3.1.4 多层织物 | 第91-93页 |
3.1.5 关键因素影响 | 第93-99页 |
3.2 连续介质模型 | 第99-110页 |
3.2.1 计算模型 | 第99页 |
3.2.2 材料模型 | 第99-103页 |
3.2.3 单层织物 | 第103-107页 |
3.2.4 多层织物 | 第107-109页 |
3.2.5 四种芳纶纤维布抗冲击能力比较 | 第109-110页 |
3.3 纱线模型与连续介质模型的比较 | 第110-112页 |
3.4 结论 | 第112-116页 |
第四章 芳纶(Kevlar)纤维布缠绕增强软壁机匣包容性研究 | 第116-164页 |
4.1 小尺度软壁机匣包容性研究 | 第116-144页 |
4.1.1 小尺度软壁机匣旋转打靶包容试验 | 第116-124页 |
4.1.2 包容性数值仿真分析 | 第124-133页 |
4.1.3 包容过程分析 | 第133-139页 |
4.1.4 软壁机匣包容性关键特征和影响因素分析 | 第139-144页 |
4.2 大尺度软壁机匣包容性研究 | 第144-158页 |
4.2.1 大尺度软壁机匣风扇叶片包容试验 | 第144-152页 |
4.2.2 包容性数值仿真分析 | 第152-155页 |
4.2.3 包容过程分析 | 第155-157页 |
4.2.4 包容性关键因素分析 | 第157-158页 |
4.3 Kevlar纤维布缠绕增强软壁机匣包容性设计经验公式 | 第158-161页 |
4.4 结论 | 第161-164页 |
第五章 芳纶(Kevlar)纤维布缠绕增强真实风扇机匣包容性应用研究 | 第164-186页 |
5.1 第一次真实风扇机匣/风扇叶片包容试验(ACT01) | 第165-174页 |
5.1.1 ACT01包容试验设计 | 第165-167页 |
5.1.2 ACT01包容试验结果 | 第167-168页 |
5.1.3 ACT01包容性数值仿真和分析 | 第168-174页 |
5.2 第二次真实风扇机匣/风扇叶片包容试验(ACT02) | 第174-182页 |
5.2.1 ACT02包容试验设计 | 第174-175页 |
5.2.2 ACT02包容试验结果 | 第175-178页 |
5.2.3 ACT02包容性数值仿真和分析 | 第178-182页 |
5.3 与钛合金包容系统的对比 | 第182-184页 |
5.4 结论 | 第184-186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86-190页 |
6.1 总结 | 第186-188页 |
6.2 主要创新点 | 第188页 |
6.3 展望 | 第188-190页 |
参考文献 | 第190-207页 |
作者简历 | 第207-2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