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教育社交化倾向研究--以沪江网为例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缘起 | 第8页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3 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 第9-11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14页 |
2 在线教育:知识生产和传播的新模式 | 第14-19页 |
2.1 媒介技术引发教育变革 | 第14-16页 |
2.2 互联网席卷全球、全领域 | 第16-18页 |
2.3 在线教育当前的全球化格局 | 第18-19页 |
3 沪江网——在线教育的中国语境 | 第19-24页 |
3.1 中国最大的在线教育网站 | 第19-20页 |
3.2 沪江部落:类QQ空间的自我展示 | 第20-21页 |
3.3 沪江部落:聚会式社交服务 | 第21-22页 |
3.4 沪江小组、社区 :集会式社交服务 | 第22-24页 |
4 学习者社交动因分析 | 第24-30页 |
4.1 互动仪式链理论 | 第24-27页 |
4.2 文化/符号的互动市场:信息分享 | 第27-28页 |
4.3 情感能量的互动市场:精神满足 | 第28-30页 |
5 赋权学习时代——在线教育社交化的正面影响 | 第30-36页 |
5.1 在线教育的交互性与社会化交互 | 第30-32页 |
5.2 内容生产、传播主体的多样化、去权威化 | 第32-34页 |
5.3 社群化 | 第34-35页 |
5.4 大规模协作的产生 | 第35-36页 |
6 对在线教育社交化的反思 | 第36-43页 |
6.1 过分的自我展示和社交焦虑 | 第36-39页 |
6.2 被消费主义收编 | 第39-41页 |
6.3 在线教育平台上的身份区隔 | 第41-43页 |
结语 | 第43-45页 |
尾注 | 第45-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附录 | 第51-53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第53-54页 |
后记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