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黄金周交通拥挤对策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3 研究现状总结 | 第14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3.1 理论意义 | 第14-15页 |
1.3.2 实际意义 | 第15页 |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内容 | 第15-16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第二章高速公路黄金周交通特性分析 | 第17-26页 |
2.1 高速公路黄金周交通量调查 | 第17-19页 |
2.1.1 交通调查实施 | 第17-18页 |
2.1.2 交通流量统计 | 第18-19页 |
2.2 高速公路黄金周交通流分布特性 | 第19-22页 |
2.2.1 出行时间分布 | 第19-21页 |
2.2.2 出行空间分布 | 第21-22页 |
2.2.3 出行方式分布 | 第22页 |
2.3 高速公路黄金周出行目的分析 | 第22-23页 |
2.4 高速公路黄金周交通拥挤现状 | 第23-2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高速公路黄金周交通拥挤原因及对策 | 第26-36页 |
3.1 交通拥挤的概念与判别 | 第26-27页 |
3.1.1 交通拥挤的概念 | 第26-27页 |
3.1.2 交通拥挤的判别标准 | 第27页 |
3.2 高速公路黄金周交通拥挤原因 | 第27-30页 |
3.2.1 交通需求激增 | 第28页 |
3.2.2 道路基础设施不足 | 第28-29页 |
3.2.3 高速公路交通管理水平不足 | 第29页 |
3.2.4 出行者不遵守法律法规 | 第29-30页 |
3.2.5 特殊事件频发 | 第30页 |
3.2.6 原因总结 | 第30页 |
3.3 高速公路黄金周交通拥挤对策 | 第30-34页 |
3.3.1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 第30页 |
3.3.2 交通诱导 | 第30-31页 |
3.3.3 入口匝道控制 | 第31-32页 |
3.3.4 交通拥挤收费 | 第32页 |
3.3.5 各种拥挤对策评价 | 第32-3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四章交通拥挤收费基础理论 | 第36-47页 |
4.1 交通拥挤收费的内涵 | 第36页 |
4.2 交通拥挤收费的经济学原理分析 | 第36-40页 |
4.2.1 边际个人成本曲线 | 第36-39页 |
4.2.2 交通需求曲线 | 第39-40页 |
4.3 交通拥挤收费的对象、时段和路段确定 | 第40-41页 |
4.3.1 拥挤收费的对象 | 第40-41页 |
4.3.2 拥挤收费的时段 | 第41页 |
4.3.3 拥挤收费的路段 | 第41页 |
4.4 交通拥挤收费的分类 | 第41-46页 |
4.4.1 静态拥挤收费理论 | 第41-43页 |
4.4.2 动态拥挤收费理论 | 第43-4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五章使用拥挤收费的免费政策研究 | 第47-58页 |
5.1 出行方式选择模型 | 第47-50页 |
5.1.1Logit模型 | 第47-49页 |
5.1.2 参数变量的标定 | 第49-50页 |
5.2 出行方式选择的动态拥挤收费模型 | 第50-57页 |
5.2.1 符号定义 | 第50-52页 |
5.2.2 模型假设 | 第52-53页 |
5.2.3 约束条件 | 第53-55页 |
5.2.4 模型设定 | 第55-56页 |
5.2.5 模型解法 | 第56-57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六章免费政策算例分析 | 第58-67页 |
6.1 算例 | 第58-59页 |
6.2 算例分析 | 第59-66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附录 | 第72-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附件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