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1.2 国内外发展及研究现状 | 第13-19页 |
1.2.1 国外发展及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2.2 国内发展及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3 研究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工程量编制标准化原理及原则 | 第21-34页 |
2.1 工程项目及造价管理信息标准化原理及意义 | 第21-22页 |
2.2 工程量标准化需求分析 | 第22-25页 |
2.2.1 现状分析 | 第22-23页 |
2.2.2 需求分析 | 第23-25页 |
2.3 工程量信息标准化依据 | 第25-26页 |
2.4 工程量信息标准化构建原则 | 第26页 |
2.5 工程量信息标准化构建方法 | 第26-33页 |
2.5.1 工作分解结构 | 第26页 |
2.5.2 工作结构分解层次 | 第26-27页 |
2.5.3 分解原则 | 第27页 |
2.5.4 工作分解结构的编制方法 | 第27-29页 |
2.5.5 建立工程量体系工作分解结构的依据 | 第29页 |
2.5.6 工程量分解结构及其编码的形式 | 第29-30页 |
2.5.7 分解步骤 | 第30-33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工程量信息构成及表达现状分析 | 第34-65页 |
3.1 工程量信息 | 第34-35页 |
3.2 路线设计工程量信息 | 第35-38页 |
3.3 路基路面工程量信息 | 第38-56页 |
3.4 桥梁涵洞工程量信息 | 第56-59页 |
3.5 隧道工程量信息 | 第59-62页 |
3.6 路线交叉工程量信息 | 第62页 |
3.7 其他工程工程量信息 | 第62-64页 |
3.8 筑路材料工程量信息 | 第64页 |
3.9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四章 设计文件工程量信息表达格式研究 | 第65-84页 |
4.1 设计图纸工程量信息的基本表达格式 | 第65-66页 |
4.2 工程量表达格式与广东三级清单中分项工程量清单子目对接 | 第66-70页 |
4.3 总体设计工程量信息标准格式分析 | 第70-72页 |
4.4 路线设计工程量信息标准格式分析 | 第72-74页 |
4.5 路基路面工程量信息标准格式分析 | 第74-77页 |
4.6 隧道工程量信息标准格式分析 | 第77-78页 |
4.7 路线交叉工程量信息标准格式分析 | 第78-82页 |
4.8 其他工程工程量信息标准格式分析 | 第82页 |
4.9 筑路材料工程量信息标准格式分析 | 第82页 |
4.10 设计文件工程量信息表的扩展和引申规则 | 第82-83页 |
4.11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第五章 设计工程量信息编码初探 | 第84-89页 |
5.1 物品编码概念模型 | 第84页 |
5.2 物品编码国内外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第84-86页 |
5.3 设计工程量编码体系编制思路 | 第86-8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第六章 标准化工程数量基础数据处理系统架构 | 第89-93页 |
6.1 系统构建 | 第89-92页 |
6.2 本章小结 | 第92-93页 |
第七章 工程量标准化应用效果及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 第93-97页 |
7.1 应用工程案例 | 第93-94页 |
7.3 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 第94-96页 |
7.4 本章小结 | 第96-97页 |
第八章 结论和展望 | 第97-99页 |
8.1 主要结论 | 第97页 |
8.2 研究的主要创新 | 第97-98页 |
8.3 展望 | 第98-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02-103页 |
致谢 | 第103-104页 |
附件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