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信号灯的检测与识别算法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1.2 交通信号灯检测与识别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交通信号灯检测与识别的难点 | 第14-15页 |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15-18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知识 | 第18-42页 |
2.1 选择颜色空间 | 第18-22页 |
2.2 二值化 | 第22-25页 |
2.3 形态学处理 | 第25-27页 |
2.4 连通域标记 | 第27-30页 |
2.5 特征提取 | 第30-38页 |
2.5.1 HOG特征 | 第30-34页 |
2.5.2 LBP特征 | 第34-38页 |
2.6 分类方法 | 第38-41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3章 交通信号灯的检测与识别 | 第42-62页 |
3.1 交通信号灯检测识别算法框架 | 第42-44页 |
3.2 交通信号灯检测算法 | 第44-50页 |
3.2.1 交通信号灯背板分割 | 第44-47页 |
3.2.2 选择交通信号灯候选区域 | 第47-50页 |
3.3 交通信号灯识别算法 | 第50-54页 |
3.4 算法的检测和识别结果分析 | 第54-57页 |
3.5 动态的检测窗口 | 第57-5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9-62页 |
第4章 夜间交通信号灯的检测与识别 | 第62-74页 |
4.1 夜间交通信号灯检测识别算法框架 | 第62-65页 |
4.2 选取交通信号灯的候选区域 | 第65-67页 |
4.3 分割光晕并匹配交通信号灯 | 第67-69页 |
4.4 基于渐变区域的验证 | 第69-71页 |
4.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71-7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4-76页 |
5.1 本文工作总结 | 第74页 |
5.2 工作展望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