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0-15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10页 |
(二)实践意义 | 第10-11页 |
三、研究目标 | 第11页 |
四、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五、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4页 |
六、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4-15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4页 |
(二)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第一章 示范教学法应用于小学美术教学的理论研究 | 第15-20页 |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 第15页 |
(一)示范的定义 | 第15页 |
(二)美术课堂对示范教学法的定义 | 第15页 |
二、美术课堂示范教学法的功能 | 第15-16页 |
(一)激发学生兴趣,强化学习动机 | 第15-16页 |
(二)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调动学生创作意识 | 第16页 |
(三)掌握相关美术技能,理解教学重点 | 第16页 |
(四)增强学生美术鉴赏和审美能力 | 第16页 |
(五)克服畏惧心理,培养实践能力 | 第16页 |
三、美术课堂示范教学法的目的 | 第16-18页 |
(一)传授表现技法,突出创作重难点 | 第16-17页 |
(二)关注设计理念,开阔设计思路 | 第17页 |
(三)创设学习情境,形成审美结构 | 第17页 |
(四)内化专项知识,培养综合实践能力 | 第17-18页 |
四、小学美术课堂示范教学法常用的示范方式 | 第18-20页 |
(一)“信息技术与教师示范融合式”示范 | 第18页 |
(二)“教师与学生合作式”示范 | 第18页 |
(三)“写生与想象创作式”示范 | 第18-19页 |
(四)“多层次”示范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小学美术课堂示范教学法的应用现状调查 | 第20-41页 |
一、北京市通州区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 | 第20-21页 |
二、北京市通州区小学美术课堂示范教学法的应用现状 | 第21-35页 |
(一)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 第21-23页 |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23-35页 |
三、小学美术教师课堂示范教学优秀案例呈现 | 第35-41页 |
(一)案例一《中国画—梅花画法》 | 第35-36页 |
(二)案例二《画恐龙》 | 第36-37页 |
(三)案例三《向日葵》 | 第37-38页 |
(四)案例四《漫画欣赏(一)》 | 第38-39页 |
(五)案例五《设计动漫标志牌》 | 第39-41页 |
第三章 优化小学美术课堂示范教学法的策略 | 第41-51页 |
一、小学美术课堂示范教学法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第41-42页 |
(一)教师专业素质不足,难以应对多种课型的示范教学 | 第41页 |
(二)教师课前准备不完善,抓不住正确示范的时机 | 第41-42页 |
(三)教师采用的示范方式单一,多媒体运用率低 | 第42页 |
二、小学美术课堂示范教学法的实施原则 | 第42-43页 |
(一)示范教学目的要明确 | 第42页 |
(二)示范教学运用要适度 | 第42-43页 |
(三)示范过程要清晰 | 第43页 |
(四)示范方式要以学定教 | 第43页 |
三、小学美术示范教学法的实施建议 | 第43-51页 |
(一)教学反思与教研培训共同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 | 第43-44页 |
(二)做好课前准备,掌握运用示范教学法的技巧与时机 | 第44-51页 |
第四章 通州区小学美术教师运用示范教学法的实例分析 | 第51-59页 |
一、案例一《画门神》 | 第51-53页 |
(一)课程概况 | 第51-52页 |
(二)示范方法及过程的分析 | 第52-53页 |
(三)改进建议 | 第53页 |
二、案例二《点线面》 | 第53-56页 |
(一)课程概况 | 第53-54页 |
(二)示范方法及过程的分析 | 第54页 |
(三)改进建议 | 第54-56页 |
三、案例三《变脸的太阳》 | 第56-59页 |
(一)课程概况 | 第56页 |
(二)示范方法及过程的分析 | 第56-57页 |
(三)改进建议 | 第57-59页 |
结语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附录 | 第64-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作者简介 | 第70-71页 |
附件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