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堂师生互动研究--基于课堂视频分析方法的探讨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15-20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一)研究问题 | 第15页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第15-17页 |
二、研究过程 | 第17-20页 |
(一)研究计划 | 第17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三)研究对象 | 第18页 |
(四)数据收集 | 第18-20页 |
第三章 小学课堂师生互动的现状 | 第20-25页 |
一、师生互动的频次分析 | 第20-22页 |
(一)教师提问与学生回答的频次相当 | 第21页 |
(二)数学教师提问频次多于语文教师 | 第21页 |
(三)学生就所授知识很少会主动提问 | 第21页 |
(四)学生课堂中回答问题的积极性高 | 第21-22页 |
二、课堂师生互动的形式 | 第22-23页 |
(一)课堂以师个互动为主 | 第22-23页 |
(二)师生互动与年级相关 | 第23页 |
三.新手教师与专家教师课堂互动分析 | 第23-25页 |
(一)新手教师课堂以教师为讲述为主 | 第23-24页 |
(二)专家型教师更善于捕捉提问时机 | 第24-25页 |
第四章 小学课堂中师生互动的特征表现 | 第25-34页 |
一、提问互动 | 第25-29页 |
(一)由教师发起提问居多 | 第25-27页 |
(二)学生回答时个体差异 | 第27-29页 |
二、讨论互动 | 第29-30页 |
(一)课堂讨论参与度不同 | 第29-30页 |
(二)课堂讨论机会不均等 | 第30页 |
三、表演互动 | 第30-31页 |
(一)多样的表演形式 | 第31页 |
(二)表演中适时调控 | 第31页 |
四、情感互动 | 第31-34页 |
(一)言语类情感交流 | 第32页 |
(二)课堂非言语交流 | 第32-34页 |
第五章 小学课堂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 | 第34-41页 |
一、师生提问互动中存在的问题 | 第34-37页 |
(一)提问表述宽泛不清 | 第34-35页 |
(二)教师理答过于随意 | 第35-36页 |
(三)教师提问太过频繁 | 第36-37页 |
二、师生讨论互动中存在的问题 | 第37-39页 |
(一)互动缺少组织协调 | 第37-38页 |
(二)讨论内容深度不够 | 第38页 |
(三)教师指导有待提高 | 第38-39页 |
三、课堂表演互动中存在的问题 | 第39-40页 |
(一)表演互动脱离文本 | 第39-40页 |
(二)教师调节评价缺失 | 第40页 |
四、课堂情感互动中存在的问题 | 第40-41页 |
第六章 小学课堂有效师生互动的策略探讨 | 第41-48页 |
一、改进课堂师生互动 | 第41-46页 |
(一)课堂问答策略 | 第41-42页 |
(二)课堂讨论策略 | 第42-43页 |
(三)课堂表演策略 | 第43-44页 |
(四)注重情感交流 | 第44-45页 |
(五)改善教学环境 | 第45-46页 |
二、提升教师专业发展 | 第46-48页 |
(一)倡导民主平等的观念 | 第46页 |
(二)增强教师的研究意识 | 第46页 |
(三)提升教师的决策能力 | 第46-48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48-50页 |
一、研究结论 | 第48页 |
二、反思与展望 | 第48-50页 |
(一)研究反思 | 第49页 |
(二)研究展望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附件 | 第54-55页 |
作者简介 | 第55-57页 |
附表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