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合作学习在高中音乐课中的实施探索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绪论 | 第9-13页 |
| 研究缘起 | 第9-10页 |
| 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 本文研究思路、方法及结构 | 第11-13页 |
| 第一章 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发展 | 第13-23页 |
| ·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 | 第13-17页 |
| ·互动观 | 第13-15页 |
| ·目标观 | 第15页 |
| ·师生观 | 第15页 |
| ·形式观 | 第15-16页 |
| ·情境观 | 第16页 |
| ·评价观 | 第16-17页 |
| ·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 ·社会互赖理论 | 第17页 |
| ·选择理论 | 第17-18页 |
| ·动机理论 | 第18页 |
| ·社会凝聚力理论 | 第18-19页 |
| ·发展理论 | 第19页 |
| ·建构主义理论 | 第19页 |
| ·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 第19-23页 |
| ·学生小组学习 | 第20页 |
| ·切块拼接法 | 第20-21页 |
| ·共学式 | 第21页 |
| ·小组调查法 | 第21-23页 |
| 第二章 在高中音乐课堂实施合作学习的理论研究 | 第23-31页 |
| ·高中音乐新课程标准与合作学习理念 | 第23-24页 |
| ·在高中音乐课堂实施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24-26页 |
| ·在高中音乐课堂实施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 第24-25页 |
| ·在高中音乐课堂实施合作学习的可行性 | 第25-26页 |
| ·在高中音乐课堂实施合作学习的优越性 | 第26-31页 |
| ·有利于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 第27页 |
| ·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 第27-28页 |
| ·营造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良好氛围 | 第28-29页 |
| ·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与想像力 | 第29-31页 |
| 第三章 合作学习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实践 | 第31-44页 |
| ·课前准备 | 第31-34页 |
| ·教师讲清异质分组原则 | 第31-32页 |
| ·由学生自组小组 | 第32-33页 |
| ·最后教师协调 | 第33页 |
| ·组长培训 | 第33-34页 |
| ·课堂操作 | 第34-40页 |
| ·课堂教学空间形态 | 第34-35页 |
| ·操作过程 | 第35-40页 |
| ·实践体会 | 第40-44页 |
| ·如何看待混乱 | 第40页 |
| ·教师的角色 | 第40-42页 |
| ·注意的问题 | 第42-44页 |
| 结论 | 第44-45页 |
| 注释 | 第45-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48页 |
| 致谢 | 第48-49页 |
| 在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