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勘测、设计与计算论文--桥涵设计论文

金东大桥抗震分析与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1章 绪论第10-26页
    1.1 地震震害第10-15页
    1.2 悬索桥发展历程第15-21页
        1.2.1 国外悬索桥的发展第16-19页
        1.2.2 我国悬索桥的发展第19-21页
    1.3 悬索桥结构概述第21-23页
    1.4 大跨度桥梁抗震研究的现状和意义第23-24页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4-26页
第2章 地震反应分析及悬索桥设计计算基本理论第26-46页
    2.1 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第26-32页
        2.1.1 静力法第26-27页
        2.1.2 反应谱法第27-30页
        2.1.3 动态时程分析法第30-32页
    2.2 动态时程分析的影响因素第32-37页
        2.2.1 行波效应第32-34页
        2.2.2 土与结构相互作用第34-35页
        2.2.3 阻尼问题第35-36页
        2.2.4 非线性问题第36-37页
    2.3 悬索桥设计计算基本理论第37-40页
        2.3.1 弹性理论第37-38页
        2.3.2 挠度理论第38-39页
        2.3.3 有限位移理论第39-40页
    2.4 悬索桥简化模型注意事项第40-44页
        2.4.1 简化模型第40-43页
        2.4.2 模型离散化原则第43-44页
    2.5 小结第44-46页
第3章 金东大桥动力特性分析第46-58页
    3.1 自由振动理论概述第46-48页
    3.2 金东大桥工程概况第48-49页
    3.3 有限元模型建立第49-51页
        3.3.1 桥面系的模拟第50页
        3.3.2 主塔的模拟第50页
        3.3.3 缆索系统的模拟第50页
        3.3.4 边界条件的模拟第50-51页
    3.4 动力特性分析第51-57页
        3.4.1 合理成桥状态第51-52页
        3.4.2 动力特性分析第52-57页
    3.5 小结第57-58页
第4章 金东大桥地震响应时程分析第58-78页
    4.1 工程场地地震环境第58页
    4.2 地震波的选取第58-62页
    4.3 金东大桥时程分析第62-67页
        4.3.1 顺桥向激励第63-65页
        4.3.2 横桥向激励第65-67页
        4.3.3 竖向激励第67页
    4.4 行波效应对结构地震反应性能的影响第67-71页
    4.5 桩-土相互作用对结构地震反应性能的影响第71-74页
    4.6 阻尼比对结构地震反应性能的影响第74-77页
    4.7 小结第77-78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78-80页
    5.1 结论第78页
    5.2 展望第78-80页
致谢第80-82页
参考文献第82-86页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6-88页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某混凝土拱桥加固工程优化设计研究
下一篇:云南X高速公路养护公司发展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