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引言 | 第13-2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5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5-20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5-17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7-19页 |
1.2.3 文献研究述评 | 第19-20页 |
1.3 概念界定与理论依据 | 第20-24页 |
1.3.1 概念界定 | 第20-21页 |
1.3.2 理论依据 | 第21-24页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及创新点 | 第24-26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24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24-25页 |
1.4.3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5-26页 |
2 我国可持续住宅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26-40页 |
2.1 我国可持续住宅的发展现状 | 第26-30页 |
2.1.1 我国可持续住宅项目的建设总量 | 第26-27页 |
2.1.2 我国可持续住宅项目的等级情况 | 第27页 |
2.1.3 我国可持续住宅项目的地区分布 | 第27-29页 |
2.1.4 我国可持续住宅发展的总体趋势 | 第29-30页 |
2.2 我国可持续住宅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30-31页 |
2.2.1 我国可持续住宅项目总量较少 | 第30页 |
2.2.2 我国可持续住宅技术水平较低 | 第30页 |
2.2.3 我国可持续住宅地区发展不平衡 | 第30-31页 |
2.2.4 我国可持续住宅发展不稳定 | 第31页 |
2.3 我国可持续住宅发展滞后的原因 | 第31-40页 |
2.3.1 可持续住宅发展的市场环境不成熟 | 第31-33页 |
2.3.2 可持续住宅的成本补偿政策不完善 | 第33-35页 |
2.3.3 可持续住宅的技术标准规范不合理 | 第35-38页 |
2.3.4 可持续住宅的法律监管制度不健全 | 第38-40页 |
3 我国可持续住宅激励机制构建的必要性 | 第40-53页 |
3.1 我国可持续住宅市场失灵 | 第40-43页 |
3.1.1 正外部性对可持续住宅发展的驱动 | 第40-41页 |
3.1.2 正外部性导致的可持续住宅市场失灵 | 第41-42页 |
3.1.3 激励机制刺激可持续住宅供需的增加 | 第42-43页 |
3.2 政府激励可持续住宅发展的必要性 | 第43-44页 |
3.2.1 正外部性驱动政府激励可持续住宅发展 | 第43-44页 |
3.2.2 政府具有提供公共产品的责任 | 第44页 |
3.3 我国可持续住宅激励机制可行性分析 | 第44-53页 |
3.3.1 我国可持续住宅的增量成本与增量效益 | 第45-47页 |
3.3.2 可持续住宅激励模型的构建 | 第47-48页 |
3.3.3 我国可持续住宅项目实证分析 | 第48-52页 |
3.3.4 可持续住宅项目实证分析的结论 | 第52-53页 |
4 我国可持续住宅激励机制的逻辑框架 | 第53-60页 |
4.1 我国可持续住宅激励机制的主体和客体 | 第53-54页 |
4.1.1 可持续住宅的激励主体——政府 | 第53页 |
4.1.2 可持续住宅的激励客体——开发商和消费者 | 第53-54页 |
4.2 我国可持续住宅激励机制的目标和原则 | 第54-55页 |
4.2.1 我国可持续住宅激励机制的目标 | 第54页 |
4.2.2 我国可持续住宅激励机制的原则 | 第54-55页 |
4.3 我国可持续住宅激励机制的内容 | 第55-60页 |
4.3.1 我国可持续住宅激励机制的构成 | 第55-57页 |
4.3.2 我国可持续住宅激励机制的逻辑关系 | 第57-58页 |
4.3.3 我国可持续住宅激励机制的架构 | 第58-60页 |
5 我国可持续住宅激励机制的构建 | 第60-84页 |
5.1 我国可持续住宅的市场培育机制 | 第60-66页 |
5.1.1 国外可持续住宅市场培育机制经验借鉴 | 第60-62页 |
5.1.2 政府增加开发商和消费者对可持续住宅的认知 | 第62-64页 |
5.1.3 政府改善可持续住宅发展的市场环境 | 第64-66页 |
5.2 我国可持续住宅的成本补偿机制 | 第66-72页 |
5.2.1 国外可持续住宅成本补偿机制经验借鉴 | 第66-69页 |
5.2.2 政府对开发商和消费者的直接成本补贴政策 | 第69-71页 |
5.2.3 政府对开发商和消费者的间接成本补贴政策 | 第71-72页 |
5.3 我国可持续住宅的技术规范机制 | 第72-78页 |
5.3.1 国外可持续住宅技术规范机制经验借鉴 | 第72-76页 |
5.3.2 政府健全可持续住宅行业的技术标准规范 | 第76-77页 |
5.3.3 政府调整和完善可持续住宅的评价体系 | 第77-78页 |
5.4 我国可持续住宅的法律监管机制 | 第78-84页 |
5.4.1 国外可持续住宅法律监管机制经验借鉴 | 第78-81页 |
5.4.2 政府完善可持续住宅的法律法规体系 | 第81页 |
5.4.3 政府完善可持续住宅的监管制度 | 第81-84页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84-86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84-85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8页 |
个人简历 | 第88-89页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