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10页 |
引论 | 第10-18页 |
一、研究的背景 | 第10-14页 |
(一) 社会的发展需要自主发展、善于合作的人 | 第10页 |
(二) 班级管理的发展呼唤新的组织形式 | 第10-13页 |
(三) 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 第13-14页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14-15页 |
(一) 理论意义 | 第14页 |
(二) 实践意义 | 第14-15页 |
三、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一) 班级管理 | 第15页 |
(二) 小组合作管理 | 第15-16页 |
(三) 小组合作学习 | 第16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五、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第一章 班级小组合作管理的实施机制 | 第18-44页 |
一、小组合作管理的组织机制 | 第18-28页 |
(一) 培育合作小组,充实班级管理的教育空间 | 第19-26页 |
(二) 实施民主管理,拓展班级管理的教育价值 | 第26-28页 |
二、主动、开放的活动机制 | 第28-39页 |
(一) 优化小组活动过程,落实小组合作管理 | 第28-36页 |
(二) 丰富小组活动形式,深化学生成长体验 | 第36-39页 |
三、促进性评价、激励机制 | 第39-44页 |
(一) 协调评价主体,突出小组合作 | 第39-41页 |
(二) 完善评价方式,拓展评价功能 | 第41-44页 |
第二章 班级小组合作管理的推进策略 | 第44-60页 |
一、辨析小组合作管理状态,改进班级管理发展 | 第44-46页 |
二、在班级管理的整体格局中,推进"小组合作" | 第46-49页 |
(一) 提炼班级奋斗目标和教育主线,明确小组合作管理方向 | 第46-47页 |
(二) 优化小组自主管理过程,促进小组自主发展 | 第47-49页 |
三、在班级整体发展的过程中,优化"小组合作" | 第49-60页 |
(一) 根据班级发展,更新小组合作管理方式 | 第49-51页 |
(二) 发展小组合作,全面参与班级管理 | 第51-56页 |
(三) 拓展小组合作管理空间,丰富学生成长体验 | 第56-60页 |
第三章 班级小组合作管理的成效 | 第60-71页 |
一、小组合作管理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增进学生自主发展能力 | 第61-63页 |
二、小组合作管理激发学生的责任感,促成小组内部及组间合作意识和能力 | 第63-68页 |
(一) 小组活动能够促进学生责任感的形成 | 第63-67页 |
(二) 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促进小组合作意识和能力形成 | 第67-68页 |
三、小组合作管理增进学生交往,促进班级群体整体发展 | 第68-71页 |
结语 | 第71-72页 |
附录 | 第72-78页 |
附录1 对个案班级学生的问卷调查 | 第72-74页 |
附录2 对实验班级科任教师的问卷调查 | 第74-75页 |
附录3 对实验班级班主任的访谈提纲 | 第75页 |
附录4 对非实验班学生的问卷调查 | 第75-76页 |
附录5 对非实验班主任的问卷调查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