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教学法与教学组织论文

Y县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研究

论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一、选题的缘由第10-11页
  (一) 问题的提出第10页
  (二) 研究的意义第10-11页
 二、核心概念界定第11-14页
  (一) 义务教育第11页
  (二) 质量与教学质量第11-13页
  (三) 监控与质量监控第13页
  (四)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第13-14页
 三、研究方案的设计第14-16页
  (一) 研究的目标与内容第14-15页
  (二) 研究的方法第15-16页
第二章 理论探究第16-34页
 一、以往研究的回顾第16-25页
  (一) 文献检索情况第16页
  (二) 主要观点梳理第16-24页
  (三) 简要评论第24-25页
 二、本项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5-34页
  (一) 质量管理理论第25-28页
  (二) 政校关系理论第28-31页
  (三) 教育评价理论第31-32页
  (四) 管理信息系统理论第32-34页
第三章 政府维度的教学质量监控现状第34-56页
 一、教育行政部门第34-47页
  (一) 基础教育科的行政管理作用第34-41页
  (二) 教研室的业务指导作用第41-47页
  (三) 招生自考办的学习质量档案管理第47页
 二、教育督导室第47-56页
  (一) 教育督导的地位与作用第48-49页
  (二) 教育督导工作的人员构成第49-51页
  (三) 督导活动的展开第51-56页
第四章 学校和社会维度的教学质量监控现状第56-66页
 一、学校内部质量监控第56-62页
  (一) 学校内的教学质量监控组织第56-57页
  (二) 学校教学质量监控方式第57-62页
 二、社会监控第62-66页
  (一) 家长维度第63页
  (二) 个体与组织维度第63-66页
第五章 问题与原因分析第66-76页
 一、问题揭示第66-73页
  (一) 对质量监控的认识不到位第66-69页
  (二) 质量监控组织机构的不完善第69-71页
  (三) 质量监控的运行机制不健全第71-73页
 二、原因分析第73-76页
  (一) 责任意识的欠缺第73-74页
  (二) 行政权力与专业权力的冲突——专业权力被弱化第74-76页
第六章 对策分析第76-87页
 一、分工合作,明确各部门管理权限第76-77页
  (一) 均衡各部门职能、权力与责任第76-77页
  (二) 以共同的目标设定与分解引领组织重构第77页
 二、政策保障,形成监控的长效机制第77-80页
  (一) 对中小学校的规范与激励第78-79页
  (二) 县级监控体系的程序性规则第79页
  (三) 政府监控权力的约束与监督制度第79-80页
 三、过程管理,突出信息的服务效应第80-84页
  (一) 构建教学质量信息监控体系第81-82页
  (二) 通过信息协调各部门的运行第82-84页
 四、质量问责,打造各主体责任意识第84-87页
  (一) 落实分部门质量责任制第85页
  (二) 落实学校领导质量责任制第85页
  (三) 落实学校教师质量责任制第85页
  (四) 落实教育教学质量奖惩制第85-87页
附录第87-90页
参考文献第90-94页
后记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小学教研组长校本培训的研究--以上海市H学校为个案
下一篇:初中班级小组合作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