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3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论文框架与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1.3 本文创新及不足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3-27页 |
2.1 经济增长理论 | 第13-15页 |
2.2 高新技术产业的定义及特征 | 第15-17页 |
2.3 高新技术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 第17-25页 |
2.3.1 高新技术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定性研究 | 第17-21页 |
2.3.2 高新技术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定量研究 | 第21-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2.4.1 文献研究述评 | 第25-26页 |
2.4.2 对本文的参考意义及适用性 | 第26-27页 |
第三章 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增长效应理论分析 | 第27-36页 |
3.1 高新技术产业的总量增长效应 | 第27-31页 |
3.1.1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 | 第27-29页 |
3.1.2 产业集聚与增长极的形成 | 第29-30页 |
3.1.3 供需关联与产业带动 | 第30-31页 |
3.2 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外溢效应 | 第31-32页 |
3.2.1 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 第31-32页 |
3.2.2 对区域创新活动的的扩散 | 第32页 |
3.3 高新技术产业的结构调整效应 | 第32-34页 |
3.3.1 产业结构合理化 | 第33页 |
3.3.2 产业结构高度化 | 第33-34页 |
3.4 本章小结与研究假设 | 第34-36页 |
第四章 上海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增长效应实证分析 | 第36-66页 |
4.1 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 第36-45页 |
4.1.1 产业规模与结构调整 | 第36-39页 |
4.1.2 投入产出与经营状况 | 第39-42页 |
4.1.3 与其他地区的横向比较 | 第42-45页 |
4.2 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的测度 | 第45-54页 |
4.2.1 菲德模型的扩展与构建 | 第45-49页 |
4.2.2 指标选取与数据收集 | 第49-52页 |
4.2.3 计量结论与实证分析 | 第52-54页 |
4.3 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对传统工业的技术外溢效应 | 第54-58页 |
4.3.1 计量模型的构建 | 第54-55页 |
4.3.2 指标选取与数据收集 | 第55-57页 |
4.3.3 计量结论与实证分析 | 第57-58页 |
4.4 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对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效应 | 第58-65页 |
4.4.1 分布滞后模型的构建 | 第58-60页 |
4.4.2 指标选取与数据收集 | 第60-62页 |
4.4.3 计量结论与实证分析 | 第62-6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6-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后记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