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序言 | 第9-17页 |
| (一) 研究意义 | 第9-12页 |
| (二) 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5-17页 |
| 一.拓展教学法的内涵 | 第17-22页 |
| (一) 拓展教学法的概念 | 第17-18页 |
| 1.拓展及拓展教学法 | 第17-18页 |
| 2.历史拓展教学法 | 第18页 |
| (二) 拓展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 1.教育教学心理理论 | 第18页 |
| 2.建构主义理论 | 第18-19页 |
| 3.人本主义理论 | 第19页 |
| 4.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19-20页 |
| (三) 拓展教学法的特点 | 第20页 |
| 1.针对性特点 | 第20页 |
| 2.选择性特点 | 第20页 |
| (四) 拓展教学法的应用范围 | 第20-22页 |
| 二.拓展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原则和主要途径 | 第22-30页 |
| (一) 拓展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 第22-23页 |
| 1.主体性原则 | 第22页 |
| 2.多样性原则 | 第22页 |
| 3.生活性和知识性原则 | 第22-23页 |
| 4.适切性原则 | 第23页 |
| 5.高效原则 | 第23页 |
| (二) 拓展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主要途径 | 第23-30页 |
| 1.向文本拓展 | 第23-25页 |
| 2.向生活拓展 | 第25-26页 |
| 3.向学科拓展 | 第26-27页 |
| 4. 思维拓展 | 第27-28页 |
| 5. 学习方法拓展 | 第28-30页 |
| 三.拓展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范例分析 | 第30-39页 |
| (一) 向文本拓展 | 第30-31页 |
| 向文本拓展的案例 | 第30-31页 |
| (二) 向生活拓展 | 第31-32页 |
| 向生活拓展的案例 | 第31-32页 |
| (三) 向学科拓展 | 第32-36页 |
| 向学科拓展的案例 | 第32-36页 |
| (四) 向思维拓展 | 第36-38页 |
| 向思维拓展的案例 | 第36-38页 |
| (五) 学习方法拓展 | 第38-39页 |
| 学习方法拓展的案例 | 第38-39页 |
| 四.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有效实施拓展教学法的对策 | 第39-42页 |
| (一) 学生讨论中进行拓展 | 第39页 |
| (二) 文献搜集的方法 | 第39-40页 |
| (三) 角色扮演的方法 | 第40页 |
| (四) 讲解的方法 | 第40-41页 |
| (五) 田野考察的方法 | 第41页 |
| (六) 参与校本教材编写的方法 | 第41-42页 |
| 五.结语 | 第42-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 附录一:访谈提纲 | 第45-46页 |
| 附录二:调查问卷 | 第46-48页 |
| 后记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