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勘测、设计与计算论文--桥涵设计论文

不对称连续刚构桥地震响应分析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8页
    1.1 连续刚构桥概况第8-13页
        1.1.1 连续刚构桥的发展第8-9页
        1.1.2 连续刚构桥的特点第9-11页
        1.1.3 不对称连续刚构桥概述第11-12页
        1.1.4 连续刚构桥的发展方向第12-13页
    1.2 地震震害第13-15页
        1.2.1 地震断层与地震波第13-14页
        1.2.2 地震烈度和震级第14-15页
    1.3 桥梁抗震设防第15-17页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意义第17-18页
        1.4.1 本文研究的内容第17页
        1.4.2 本文研究的意义第17-18页
第二章 抗震分析方法与设计标准第18-27页
    2.1 抗震分析方法第18-22页
        2.1.1 静力法第18-19页
        2.1.2 反应谱法第19-20页
        2.1.3 动态时程分析法第20-21页
        2.1.4 随机振动分析法第21-22页
    2.2 抗震设防标准第22-26页
        2.2.1 国外桥梁抗震设防标准第22-24页
        2.2.2 中国桥梁抗震设计规范要求第24-25页
        2.2.3 实际工程中出现的问题第25-26页
        2.2.4 本文提出的桥梁分级细化第26页
    2.3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连续刚构桥有限元模型及动力特征分析第27-37页
    3.1 工程概况第27-28页
    3.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28-30页
    3.3 结构自振特性计算第30-35页
        3.3.1 动力学有限元方程第30-31页
        3.3.2 结构体系自振特性计算方法第31-32页
        3.3.3 结构动力特性分析结果第32-35页
    3.4 本章小结第35-37页
第四章 连续刚构桥的反应谱分析第37-44页
    4.1 设计反应谱第37-39页
    4.2 反应谱计算分析第39-42页
        4.2.1 顺桥向+竖向结果分析第40-41页
        4.2.2 横桥向+竖向结果分析第41-42页
    4.3 本章小结第42-44页
第五章 连续刚构桥的时程分析第44-64页
    5.1 地震波的选择和输入第44-45页
    5.2 时程分析计算结果第45-54页
        5.2.1 顺桥向+竖向第45-51页
        5.2.2 横桥向+竖向第51-54页
    5.3 时程分析与反应谱分析结果比较第54-62页
    5.4 本章小结第62-64页
第六章 单侧桥墩高度变化对桥梁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第64-71页
    6.1 建立模型第64-65页
    6.2 动力特性分析第65页
    6.3 反应谱分析结果第65-69页
        6.3.1 顺桥向地震作用第66-68页
        6.3.2 横桥向地震作用第68-69页
    6.4 本章小结第69-71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71-73页
    7.1 结论第71-72页
    7.2 进一步的工作展望第72-73页
致谢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6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Fatalistic Perspective:a Study of Tess of the D Urbervilles
下一篇:南昌地铁珠江站基坑工程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