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财务管理论文

GS国有银行内部控制风险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绪论第10-17页
    一、研究背景第10-12页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2-13页
    三、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3-15页
        (一)国外研究第13-14页
        (二)国内研究第14-15页
    四、主要研究内容第15-16页
    五、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16-17页
        (一)研究方法第16页
        (二)创新之处第16-17页
第一章 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理论综述第17-34页
    第一节 内部控制理论概述第17-27页
        一、委托代理理论(Principal-agent Theory)第17-18页
        二、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第18-22页
        三、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第22-27页
    第二节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理论概述第27-30页
        一、巴塞尔资本协议 I第27-28页
        二、巴塞尔资本协议Ⅱ第28-29页
        三、巴塞尔资本协议Ⅲ第29-30页
    第三节 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理论第30-33页
        一、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理论发展历程第30-32页
        二、我国关于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定义第32页
        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的主要内容第32-33页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二章 GS 银行内部控制的现状分析第34-43页
    第一节 GS 银行概况第34-35页
    第二节 GS 银行内部控制的实施现状第35-42页
        一、不断优化内部控制环境第35-37页
        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不断完善第37-39页
        三、各项业务控制措施全面强化第39-40页
        四、信息沟通渠道进一步畅通第40-41页
        五、监督检查力度进一步加强第41-42页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三章 GS 银行内部控制风险分析第43-53页
    第一节 内部环境风险第43-45页
        一、公司治理结构有待完善第43-44页
        二、企业文化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第44-45页
    第二节 风险评估缺陷第45-47页
        一、内控控制缺少战略目标第45-46页
        二、风险评估技术落后第46页
        三、缺少风险识别环节第46页
        四、风险评估滞后于金融创新第46-47页
    第三节 控制活动风险第47-48页
        一、内部控制制度的可操作性差第47页
        二、风险控制部门职责不清第47-48页
        三、员工风险控制意识淡薄第48页
        四、信用风险控制的效力有待加强第48页
    第四节 信息和沟通的风险第48-50页
        一、业务信息系统的建设应与时俱进第49页
        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相对落后第49页
        三、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有待加强第49-50页
    第五节 监督和检查的风险第50-52页
        一、内部审计局作用有限第50-51页
        二、内控合规部门审计的独立性不够第51页
        三、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普遍偏低第51-52页
        四、内部检查缺少配套的奖惩机制第52页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四章 规避 GS 银行内部控制风险的建议第53-68页
    第一节 优化内部控制环境第53-55页
        一、持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第53-54页
        二、加强内部控制文化建设第54-55页
    第二节 完善风险评估系统第55-59页
        一、风险评估原则第55-57页
        二、加强风险评估的人力资源支持第57页
        三、优化风险评估的方法和模型第57-58页
        四、引入专业评级机构的外部评级第58-59页
    第三节 强化控制活动的风险管理第59-63页
        一、建立完善的控制活动系统第59-60页
        二、加强银行岗位管理第60-61页
        三、加强重点业务的内控建设第61-63页
    第四节 完善信息和沟通的风险管理第63-65页
        一、完善 GS 银行的信息系统第63-64页
        二、加强信息的沟通效率第64-65页
    第五节 加强监督和审查的风险管理第65-67页
        一、强化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第65-66页
        二、重塑审计理念第66页
        三、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第66-67页
        四、重视监督与审查结果的利用第67页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结论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3页
致谢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GY公司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下一篇:QF厨房电器公司发展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