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导论 | 第9-14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1页 |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11-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4页 |
2 基本理论及文献综述 | 第14-23页 |
·信息透明度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4-17页 |
·有效资本市场理论与信息透明度 | 第14-15页 |
·代理理论与信息透明度 | 第15-16页 |
·信号传递、信息不对称理论与信息透明度 | 第16-17页 |
·文献综述 | 第17-21页 |
·国内外关于信息透明度的研究文献综述 | 第17-18页 |
·信息透明度影响因素的文献回顾 | 第18-21页 |
·国内信息透明度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3 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 | 第23-35页 |
·信息透明度的含义 | 第23-25页 |
·国外有关信息透明度含义的研究 | 第23-24页 |
·国内有关信息透明度含义的研究 | 第24页 |
·小结 | 第24-25页 |
·信息透明度的重要性—经济后果研究 | 第25-27页 |
·公司信息透明度对信息不对称的影响 | 第25页 |
·公司信息透明度与资本成本的影响 | 第25-26页 |
·信息透明度对投资者的影响 | 第26页 |
·小结 | 第26-27页 |
·信息透明度的衡量标准 | 第27-28页 |
·现有信息透明度衡量指标介绍 | 第28-30页 |
·国际知名评级机构的披露评价作为衡量信息透明度的指标 | 第28-29页 |
·自行构建透明度指标 | 第29页 |
·以自愿披露作为衡量信息透明度的指标 | 第29-30页 |
·其他一些特殊信息透明度评价指标 | 第30页 |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指标设计 | 第30-33页 |
·我国出台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考核办法的制度背景分析 | 第30-31页 |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衡量指标设计 | 第31页 |
·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具体考核办法 | 第31-33页 |
·我国上市公司披露状况 | 第33-34页 |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总体情况(深市上市公司为例)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4 本文选取指标及其的恰当性检验 | 第35-39页 |
·本文选取的指标描述 | 第35-37页 |
·变量的选取及定义 | 第35页 |
·数据描述性统计 | 第35-37页 |
·文中选取指标恰当性检验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5 上市公司会计盈余与会计信息透明度相关性实证研究 | 第39-48页 |
·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研究综述 | 第39页 |
·上市公司会计盈余与信息透明度相关性 | 第39-40页 |
·模型的设计和样本的描述 | 第40-42页 |
·研究指标的设计 | 第40-41页 |
·样本的选择及描述性统计 | 第41-42页 |
·实证检验与分析 | 第42-46页 |
·单变量分析 | 第42-43页 |
·模型各指标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 第43页 |
·多元回归分析 | 第43-46页 |
·敏感性测试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6 完善我国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的若干建议 | 第48-53页 |
·测试会计信息透明度时需重点考虑会计盈余因素 | 第48页 |
·提高信息透明度的对策 | 第48-52页 |
·提高我国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的建议 | 第48-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53-56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53-54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54页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附录A 2006 年深交所上市公司财报数据 | 第58-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