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类公司外事管理岗胜任力模型设计--以NY公司国际部为例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1. 绪论 | 第9-14页 |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2页 |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内容框架 | 第12-14页 |
| 1.3.1 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 1.3.3 研究框架 | 第13-14页 |
| 2. 文献综述 | 第14-20页 |
| 2.1 胜任力 | 第14-17页 |
| 2.1.1 胜任力概念 | 第14-15页 |
| 2.1.2 胜任力特征 | 第15-16页 |
| 2.1.3 胜任力的分类 | 第16-17页 |
| 2.2 胜任力模型 | 第17-18页 |
| 2.2.1 理论模型 | 第17-18页 |
| 2.2.2 应用模型 | 第18页 |
| 2.3 胜任力研究尚存在的问题 | 第18-19页 |
| 2.4 胜任力模型发展现状和趋势 | 第19-20页 |
| 3. NY 公司国际部情况介绍 | 第20-26页 |
| 3.1 企业介绍 | 第20页 |
| 3.2 国际部岗位描述和组织机构 | 第20-22页 |
| 3.3 胜任力模型的构建方法 | 第22-26页 |
| 3.3.1 胜任力模型分类 | 第22页 |
| 3.3.2 构建胜任力模型的步骤 | 第22-23页 |
| 3.3.3 行为事件访谈法(BEI) | 第23-24页 |
| 3.3.4 胜任力模型开发方法 | 第24-26页 |
| 4. 实证研究 | 第26-40页 |
| 4.1 员工现状 | 第26-28页 |
| 4.2 素质模型设计使用方法 | 第28-29页 |
| 4.2.1 质的研究方法 | 第28页 |
| 4.2.2 量的研究方法 | 第28-29页 |
| 4.3 统计分析 | 第29-32页 |
| 4.3.1 统计方法 | 第29-30页 |
| 4.3.2 信度、效度检验 | 第30-32页 |
| 4.4 统计分析结果 | 第32-38页 |
| 4.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2-34页 |
| 4.4.2 单因素方差分析 | 第34-37页 |
| 4.4.3 因子分析 | 第37-38页 |
| 4.5 信度、效度检验 | 第38-40页 |
| 5. 结论及建议 | 第40-43页 |
| 5.1 结论 | 第40-41页 |
| 5.2 建议 | 第41-42页 |
| 5.3 完善及改进 | 第42-43页 |
| 致谢 | 第43-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 附录 Ⅰ | 第48-51页 |
| 附录 Ⅱ | 第51-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