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物理论文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学习中的性别差异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第10-16页
   ·问题的提出第10-11页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第11-14页
   ·主要的研究方法第14页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第14-16页
第二章 性别差异与教育的基本理论第16-20页
   ·精神分析理论第16页
   ·认知发展理论第16-17页
   ·社会学习理论第17-18页
   ·合作学习理论第18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18-20页
第三章 初中物理学习的性别差异调查第20-44页
   ·初中物理教师对于性别差异的认识第21-26页
     ·关于性别差异性的一般认识第21-22页
     ·物理学习中性别差异的表现第22-23页
     ·性别差异归因分析第23-24页
     ·教学策略第24-25页
     ·其他第25-26页
   ·学生问卷调查带给我们的启示第26-32页
     ·学生对物理学习兴趣方面第26页
     ·成绩认同第26-27页
     ·学习习惯第27-28页
     ·实验操作方面第28-29页
     ·完成作业第29-30页
     ·物理概念、规律等掌握及学习的主动性第30-31页
     ·物理考试的适应性第31-32页
   ·初中物理成绩分析第32-42页
     ·八年级期中考试成绩分析第33-36页
     ·九年级期中考试成绩分析第36-38页
     ·八年级期末考试成绩分析第38-40页
     ·九年级期末考试成绩分析第40-42页
     ·八九年级考试成绩分析小结第42页
   ·结论第42-44页
第四章 性别差异归因分析第44-50页
   ·性和性别第44-45页
   ·性别差异的生物学归因第45-46页
   ·家庭教育的影响第46-47页
   ·学校教育的影响第47-48页
   ·性别角色刻板观念的影响第48-50页
第五章 构建“五环节自主学习型”物理课堂教学模式,促进不同性别学生的学习物理第50-60页
   ·“五环节自主学习型”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第50-52页
   ·小组的建立第52-53页
   ·课例分析第53-60页
     ·课例第53-56页
     ·课例分析第56-60页
第六章 给家长的建议第60-63页
   ·建立新的性别发展观第60-61页
   ·发现长处和不足第61-62页
   ·从改变自己做起第62-63页
第七章 结论第63-65页
   ·初中物理学习的性别差异第63页
   ·差异归因第63页
   ·促进不同性别学生发展的有效策略第63-64页
   ·“因性施教”策略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70页
附录1:教师问卷第70-72页
附录2:学生问卷第72-75页
致谢第75-76页
学习期间的主要成果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课标下高中物理习题教学研究
下一篇:在初中写作评改教学中激发写作兴趣方法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