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部分 问题的提出 | 第11-19页 |
一、引言 | 第11-12页 |
二、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三、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方法 | 第13-16页 |
(一)、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 第13-14页 |
(二)、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4-15页 |
(三)、调查对象及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四、作业设计的发展 | 第16-19页 |
第二部分 作业设计的内涵和理论基础 | 第19-25页 |
一、作业设计的概念和内涵 | 第19-21页 |
(一)、作业 | 第19-20页 |
(二)、作业设计 | 第20-21页 |
二、作业设计的理论基础 | 第21-25页 |
(一)、人本主义学习理论(Learning Theory of Humanism) | 第21页 |
(二)、认知结构迁移理论(Cognitive Structure Migration The-ory) | 第21-23页 |
(三)、多元智能理论(Multiple Intelligence Theory) | 第23-25页 |
第三部分 当前化学作业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第25-33页 |
一、当前化学作业现状的调查 | 第25-29页 |
(一)、问卷发放回收情况统计 | 第25-26页 |
(二)、当前化学作业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第26-29页 |
二、当前化学作业存在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 第29-33页 |
第四部分 新课改背景下化学作业的特点和设计要求 | 第33-45页 |
一、化学作业的特点 | 第33-38页 |
(一)、讲究作业思路的启发性 | 第33页 |
(二)、注重作业素材的情境性 | 第33-35页 |
(三)、突出作业类型的开放性 | 第35页 |
(四)、重视作业内容的探究性 | 第35-36页 |
(五)、加强作业功能的发展性 | 第36-37页 |
(六)、注重作业题型的多样性 | 第37-38页 |
二、化学作业设计的要求 | 第38-45页 |
(一)、更新师生作业的观念 | 第38-39页 |
(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 第39-40页 |
(三)、丰富化学作业的形式和内容 | 第40-42页 |
(四)、适当增加课前作业 | 第42页 |
(五)、增加化学作业的交流和展示 | 第42-45页 |
第五部分 中学化学作业设计的实践和成效分析 | 第45-61页 |
一、化学作业设计的实践 | 第45-52页 |
(一)、《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二课时)作业设计思路 | 第45-49页 |
(二)、《化学电池》开放型作业实施过程 | 第49-52页 |
二、化学作业设计的成效分析 | 第52-57页 |
(一)、实施作业设计前后学生成绩对比 | 第52-53页 |
(二)、实施作业设计后对学生情况调查与分析 | 第53-55页 |
(三)、学生访谈情况及分析 | 第55-57页 |
三、实施作业设计的几点收获 | 第57-58页 |
四、展望 | 第58-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附录 A 中学化学作业情况调查问卷 | 第65-67页 |
附录 B 实施作业设计后学生问卷调查表 | 第67-69页 |
附录 C《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二课时)课前作业 | 第69-71页 |
附录 D《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二课时)导学案 | 第71-73页 |
附录 E《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二课时)课后作业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