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前言 | 第7-12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7页 |
1.2 研究的目的 | 第7页 |
1.3 研究的意义 | 第7-8页 |
1.3.1 理论意义 | 第7-8页 |
1.3.2 实践意义 | 第8页 |
1.4 研究的思路 | 第8-9页 |
1.5 研究的方法 | 第9页 |
1.5.1 文献法 | 第9页 |
1.5.2 调查法 | 第9页 |
1.5.3 观察法 | 第9页 |
1.6 相关研究综述 | 第9-12页 |
1.6.1 国外相关研究动态 | 第9-10页 |
1.6.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1.6.3 对已有研究成果的评价 | 第11-12页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概述 | 第12-17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2页 |
2.1.1 高职院校 | 第12页 |
2.1.2 大学英语教学 | 第12页 |
2.2 非指导性教学理论阐释 | 第12-17页 |
2.2.1 非指导性教学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12-14页 |
2.2.2 非指导性教学的特点 | 第14-15页 |
2.2.3 非指导性教学理论简评 | 第15-17页 |
3 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分析-以A职业学院为例 | 第17-30页 |
3.1 A职业学院大学英语教学基本状况 | 第17-18页 |
3.2 A职业学院大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 第18-26页 |
3.2.1 学生学习状况调查 | 第18-19页 |
3.2.2 教师教学状况调查 | 第19-21页 |
3.2.3 师生情感交流现状调查 | 第21-23页 |
3.2.4 教学评价方式调查 | 第23-26页 |
3.3 对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6-30页 |
3.3.1 学生层面 | 第26页 |
3.3.2 教师层面 | 第26-28页 |
3.3.3 师生情感交流方面 | 第28-29页 |
3.3.4 教学评价方面 | 第29-30页 |
4 基于非指导性教学理论的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进策略 | 第30-43页 |
4.1 学生层面 | 第30-31页 |
4.1.1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行为 | 第30-31页 |
4.1.2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 第31页 |
4.1.3 学会合作 | 第31页 |
4.2 教师层面 | 第31-39页 |
4.2.1 与时俱进地更新教学理念 | 第31-32页 |
4.2.2 提高自身素养 | 第32-34页 |
4.2.3 提高教学水平 | 第34-38页 |
4.2.4 创设优良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 第38-39页 |
4.3 师生关系方面 | 第39-40页 |
4.3.1 善于沟通,改进交流 | 第39页 |
4.3.2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 第39-40页 |
4.4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 | 第40-43页 |
4.4.1 将形成性评价和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起来 | 第41页 |
4.4.2 注重自我评价 | 第41-42页 |
4.4.3 教学评价原则 | 第42-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附录 | 第46-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