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语义、词汇、词义(训诂学)论文--现代词汇论文

语言学视角下的微博语言新质要素研究

中文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1章 绪论第11-17页
    1.1 研究缘起和意义第11-12页
    1.2 研究现状第12-16页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第16-17页
第2章 微博及微博语言概述第17-26页
    2.1 微博概况第17-22页
        2.1.1 微博的传播要素第17-21页
        2.1.2 微博的主要功能第21-22页
        2.1.3 微博的传播特点第22页
    2.2 微博语言特点第22-26页
第3章 微博语言词汇新质第26-72页
    3.1 新造词第27-52页
        3.1.1 音节构成第27-28页
        3.1.2 造词途径第28-52页
    3.2 旧词新用第52-64页
        3.2.1 词义派生第53-58页
        3.2.2 同形同音词第58-61页
        3.2.3 色彩意义的偏移第61-64页
    3.3 词素新质第64-72页
        3.3.1 新生词素第64-67页
        3.3.2 原有词素变异第67-69页
        3.3.3 词素和词的相互转化第69-72页
第4章 微博语言语法新质第72-80页
    4.1 词类活用第72-76页
    4.2 量词的超常使用第76-78页
    4.3 第一人称主语省略,第二人称使用频繁第78-80页
第5章 微博语言语用新质第80-96页
    5.1 中外混搭的语码混用第80-81页
    5.2 随处可见的表情符号第81-83页
    5.3 标点符号的超常使用第83-85页
    5.4 明显的口语色彩第85-88页
    5.5 语言的游戏化、戏谑化第88-90页
    5.6 多样化的修辞第90-96页
第6章 微博语言新质要素产生机制第96-103页
    6.1 外部机制第96-100页
        6.1.1 社会发展第96-97页
        6.1.2 语言接触第97-98页
        6.1.3 文化影响第98-99页
        6.1.4 语用心理第99-100页
    6.2 内部机制第100-103页
        6.2.1 语言要素的制约第100-101页
        6.2.2 语言模因第101-103页
第7章 对待网络语言的态度及规范问题第103-109页
    7.1 网络语言的性质第103-104页
    7.2 对待网络语言的态度第104-106页
    7.3 对待规范的态度第106-108页
    7.4 语言规范的内容及方法第108-109页
结语第109-111页
参考文献第111-114页
致谢第114-115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115页

论文共11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英语绘本使用现状的调查研究--以长沙市岳麓区小学为例
下一篇:载纳米银海藻酸钙制备、抗菌性能、促创面愈合及生物相容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