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不好”构式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绪论 | 第8-16页 |
| (一)研究对象与选题意义 | 第8页 |
| (二)研究现状 | 第8-15页 |
| 1.构式理论研究综述 | 第8-12页 |
| 2.“弄不好”结构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 (三)理论基础和方法 | 第15页 |
| (四)语料来源 | 第15-16页 |
| 一、“弄不好”构式的考证分析 | 第16-27页 |
| (一)“弄不好”结构的历时考察 | 第16-18页 |
| (二)“弄不好”构式论证 | 第18-20页 |
| (三)“弄不好”构式的理据性分析 | 第20-23页 |
| 1.假设复句的特征 | 第21页 |
| 2.“弄不好”构式特征 | 第21-22页 |
| 3.“弄不好”构式与假设复句的比较及转换 | 第22-23页 |
| (四)“弄不好”构式引导的句式组件分析 | 第23-26页 |
| 1.“弄不好”句式中“就/要/会”的存在条件 | 第24-25页 |
| 2.“弄不好”引导的“VP”成分的其它性质类型 | 第25-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二、“弄不好”构式结构、意义、功能 | 第27-32页 |
| (一)“弄不好”构式表现 | 第27-28页 |
| 1.“弄不好”中动词“弄”的可替换与否 | 第27页 |
| 2.语义情感态度的转变 | 第27页 |
| 3.肯定式从有到无 | 第27-28页 |
| (二)“弄不好”构式形成路径 | 第28-29页 |
| (三)“弄不好”的构式意义 | 第29-30页 |
| (四)“弄不好”构式的语用功能 | 第30-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三、“弄不好”构式的产生机制及动因 | 第32-42页 |
| (一)“弄不好”构式的产生机制 | 第32-35页 |
| 1.语义机制 | 第32页 |
| 2.句法机制 | 第32-33页 |
| 3.词汇范畴化原型理论机制 | 第33-35页 |
| (二)“弄不好”构式的产生动因 | 第35-41页 |
| 1.语言的意象图式与凸显原则的促动 | 第35-38页 |
| 2.语言的经济性原则与象似性原则的促动 | 第38-40页 |
| 3.概念整合与意义建构的促动 | 第40-41页 |
| 4.语言的无标化促动 | 第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结语 | 第42-44页 |
| (一)本文的主要观点 | 第42页 |
| (二)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42-43页 |
| (三)本文研究的启示与展望 | 第43-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 第48-49页 |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