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内燃机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理论论文

双火花塞对低排放天然气发动机燃烧影响仿真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2页
    引言第12页
    1.1 车用天然气燃料市场现状第12-13页
        1.1.1 车用天然气燃料的国际形势及应用特点第12-13页
        1.1.2 国内车用天然气燃料的应用现状第13页
    1.2 车用天然气燃料理化性质第13-14页
    1.3 天然气发动机的技术路线现状第14-17页
        1.3.1 天然气发动机技术的发展第14-15页
        1.3.2 天然气发动机当量比燃烧和稀薄燃烧比较第15-16页
        1.3.3 天然气废气再循环技术研究现状第16-17页
    1.4 双火花塞技术应用研究现状第17-18页
    1.5 本文研究的方法与内容第18-20页
        1.5.1 研究方法第18-19页
        1.5.2 研究内容第19-20页
        1.5.3 研究意义第20页
    1.6 本章小结第20-22页
第二章 不同EGR率对天然气发动机性能影响的一维仿真研究第22-42页
    2.1 GT-POWER的相关方程、特性简介第22-25页
        2.1.1 流体动力学方程第22-24页
        2.1.2 流体特性在燃烧系统的应用第24-25页
    2.2 GT-POWER分区原理及模型介绍第25-28页
        2.2.1 二区燃烧及表观放热率方法第25-26页
        2.2.2 GT-POWER燃烧模型第26-27页
        2.2.3 预测燃烧模型 – 火花塞点火湍流火焰模型第27页
        2.2.4 非预测燃烧模型 – 火花塞点火韦伯模型第27-28页
    2.3 天然气发动机一维模型参数设置第28-33页
    2.4 工况的选择及模型的检验第33-35页
        2.4.1 工况的选择第33-34页
        2.4.2 一维模型建立及校验第34-35页
    2.5 不同EGR率对当量比燃烧规律的仿真研究第35-40页
        2.5.1 25%负荷燃烧的缸压、放热率仿真分析第35-36页
        2.5.2 75%负荷燃烧的缸压、放热率仿真分析第36-37页
        2.5.3 不同EGR率对排放性、热负荷、经济性的仿真与实验研究第37-40页
    2.6 本章小结第40-42页
第三章 双火花塞位置及性能三维仿真研究第42-62页
    3.1 AVL-FIRE软件模型选择设置第42-47页
        3.1.1 AVL-FIRE燃烧模型第42-43页
        3.1.2 点火模型第43-44页
        3.1.3 火花模型原理第44-45页
        3.1.4 排放模型第45-47页
        3.1.5 湍流模型第47页
    3.2 数值求解第47-48页
    3.3 几何建模及网格划分第48-50页
        3.3.1 几何模型的建立第48页
        3.3.2 网格划分第48-49页
        3.3.3 计算初始条件及边界条件第49-50页
    3.4 模型验证及研究路线第50页
    3.5 双火花塞位置的优化第50-55页
        3.5.1 双火花塞不同位置型线分析第51-52页
        3.5.2 双火花塞点火不同位置切片分析第52-55页
    3.6 单、双火花塞点火性能比较第55-60页
    3.7 本章小结第60-62页
第四章 双火花塞联合EGR技术三维仿真研究第62-82页
    4.1 不同点火策略在大EGR率下的最佳点火正时仿真研究第62-71页
        4.1.1 单火花塞点火策略在大EGR率下点火正时优化第62-65页
        4.1.2 双火花塞同步点火策略在大EGR率下点火正时优化第65-68页
        4.1.3 双火花塞异步点火策略在大EGR率下点火正时优化第68-71页
    4.2 不同点火策略最佳点火正时性能对比分析第71-77页
        4.2.1 不同点火策略在最佳点火正时型线及参数指标分析第71-73页
        4.2.2 不同点火策略在最佳点火正时的三维场强分析第73-77页
    4.3 最佳点火正时下不同点火策略点火能量研究第77-79页
    4.4 本章小结第79-82页
第五章 全文总结及工作展望第82-84页
    5.1 全文总结第82-83页
    5.2 工作展望第83-84页
参考文献第84-90页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第90-91页
致谢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FPGA的锂离子电池SOC估计算法实现研究
下一篇:基于需求转矩的高压共轨柴油机喷油量的控制策略